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状况,2018年3—5月,在我国11个省份67个场点,随机采集4 792份咽喉/泄殖腔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 792份样品中,H7N9亚型阳性率为0,H9N2亚型阳性率为25.21%;场点阳性率为80.60%,其中活禽市场场点阳性率(96.30%)显著高于其他场所(15.38%)。与历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比,2018上半年H9N2亚型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检测值(P0.05),达到近年来最高点。病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检出的H9N2亚型病毒属于2007年以来我国H9亚型主要流行分支,即h9.4.2.5分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7N9疫苗免疫政策有效遏制了H7N9亚型流感的蔓延,而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我国持续流行多年,感染范围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需要采取新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2.
李秋璇  费荣梅 《水产学报》2015,39(3):439-446
为探究本实验室分离的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NJ株(IHHNV-NJ)ORF3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本实验根据ORF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ORF3基因序列,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对成功构建的p ET32a-ORF3重组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获得49 ku的融合蛋白,符合预期大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ORF3基因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RF3基因序列长度为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ORF3基因编码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37 385.2 u,等电点为7.22,为亲水性蛋白;该编码蛋白序列不存在跨膜区、信号肽切割位点;二级结构含有55.9%的α-螺旋、52.0%的β-折叠以及13.4%的β-转角;抗原表位分布较广泛,抗原性强;该编码蛋白序列不存在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存在13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和1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进化树结果表明,NJ株的ORF3基因编码蛋白序列与6株IHHNV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6%,与厄瓜多尔株同源性最高,为99.7%。研究表明,ORF3基因编码IHHNV衣壳蛋白;O-糖基化位点可参与衣壳蛋白的组装过程及细胞侵染过程,磷酸化位点可参与病毒在对虾细胞内的增殖过程;ORF3编码蛋白序列保守性强,不影响病毒毒力和个体间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23.
从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耐药特性等多方面研究了副猪嗜血杆菌(HPS)上海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各分离株因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和耐药特性,分离菌株对多种药物完全耐药,并且各菌株耐药性各不同。根据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目的条带为821bp的特异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鉴定与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的PCR扩增产物序列比对结果与此前报道的HPS的同源性为97.3%~100%。运用ERIC-PCR扩增建立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特征,ERIC-PCR将20株菌分为Ⅰ和Ⅱ2个大类群,分离株均属于Ⅰ群A亚群。快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基因型研究为上海地区HPS的监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揭示各分离菌株具有一致的遗传进化背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4.
大鸨羽毛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大鸨(Otis tarda)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微观结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具飞翔功能的飞羽和尾羽主要是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扣搭形成坚实的羽面。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5、6、7、8不等,背腹纤毛数为10、12对,腹齿为4枚;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5、6枚。廓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和节状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6、7个,纤毛数为12、13对;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4枚。不具飞翔功能的绒羽和头部饰羽主要是由节状羽小枝构成。研究还发现,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是由节状羽小枝演化而来。羽轴和羽枝轴的表面盖为多边形的角质花纹,髓质层由多孔的髓腔构成。  相似文献   
25.
为获得安全、有效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变异株弱毒疫苗,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PRV变异株TK、gE双基因缺失株(PRV LA1206株)进行传代致弱,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75次,后经连续5代挑取单个病毒蚀斑克隆而得F80代,毒种命名为PRV LA1206-80株,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评价。生长动力学试验结果显示,PRV LA1206-80株与PRV LA1206株生长动力学相似。仔猪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滴鼻接种1日龄PRV抗体阴性仔猪后所有仔猪均未出现发热及临床症状,表明该毒株对1日龄仔猪安全。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35日龄仔猪肌肉注射接种PRV LA1206-80株或PRV LA1206株7 d后进行变异株PRV AH02LA株滴鼻攻毒,可产生良好保护,所有仔猪均未出现体温反应、临床症状和排毒。而PRV Bartha K61株免疫猪7 d后攻毒,均出现了体温反应,其中1头发病,且鼻拭子样品均检出病毒。综上所述,相较于PRV LA1206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后获得的PRV LA1206-80株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