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13-2015年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进行水质监测,结合生态学、组织学观察和消化酶测定,研究了高温期“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的抗逆特性与生理变化.结果显示,“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9.13℃、30.47℃、29.68℃,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4.55℃、24.94℃、24.16℃.非选育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7.08℃、28.61℃、27.93℃,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1.33℃、21.83℃、22.06℃.“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比非选育刺参的进入夏眠临界温度平均提高了1.89℃,结束夏眠的临界温度提高了2.81℃,每年夏眠期平均缩短了26.7 d.夏眠期间,刺参的消化道萎缩、变短、变细,颜色变深,肠道内无食物,其肠长、肠重和肠壁比均变小,肠道绒毛膜丰度降低,肠脊高度减小至140μm左右;呼吸树萎缩、体积变小.夏眠过后,刺参消化道恢复正常,肠长、肠重和肠壁比变大,肠道绒毛膜丰度升高,肠脊高度增至640-660 μm.另外,随着水温升高,“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和非选育刺参的淀粉酶活力、胰蛋白酶活力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而夏眠过后,2种酶活力又显著上升.在同等温度条件下,新品系刺参的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均高于非选育刺参.研究表明,“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与非选育刺参相比,对高温的耐受力表现出较大的提升,每年刺参生长期增加近30 d.这种优良性状为刺参抵御高温、提高养殖成活率、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亦对开展刺参健康养殖、良种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案例的技术转移工作特点和成绩的剖析,以及技术转移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资助机制、建立技术转移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及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茵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茵在4~42℃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过28d的投喂添加浓度为107和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大菱鲆生长正常,未产生不良反应.该株枯草芽孢杆茵对引起大菱鲆腹水病和肠炎病的两株致病弧茵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具有较大潜力作为肠道益生菌应用于大菱鲆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4.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参优1号"苗种的适宜pH及耐受范围并解析其对水体的酸碱性适应机制,本研究测定了pH 6.5~10.0条件下该良种苗种的生长、存活、呼吸代谢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pH 6.5~9.5范围内,30 d实验周期内苗种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在pH 10.0条件下苗种全部死亡。在pH 7.5~8.5范围内,苗种特定生长率(SGR)为正值,且在pH为8.0时SGR最高,达到0.541%/d,而在pH低于7.0和高于9.0时,SGR为负值,苗种为负生长。对不同pH条件下的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测定结果显示,随pH的变化,R_O和R_N均呈现以pH 8.0为波谷的"V"型变化,在pH 8.0条件下的R_O和R_N分别为19.07和1.34μg/(g·h)。不同pH实验组刺参苗种的氧氮比(O/N)均在11左右,O/N随pH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pH的升高和降低会引起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苗种适应pH胁迫过程中,各p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峰值一般在第0天出现,而溶菌酶的活性峰值在第10天出现。研究表明,刺参"参优1号"可存活的pH范围为6.5~9.5,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5~8.5,pH变化会导致苗种呼吸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改变。本研究结果将为刺参"参优1号"苗种的科学化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天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全国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就复工复产进行了全面部署。但疫情尚未结束,"抗战"仍在继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渔业生产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刺参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年产量20万吨,直接经济产值300多亿元,产业体系完善并逐步成为沿海渔业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下面将梳理一下疫情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8.
海水小瓜虫病是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数十种海水鱼类较难控制的主要疾病,它是由刺激隐核虫(Cryptography irritans)感染引发,严重威胁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利用复方中草药"HD-2"(槟榔、川楝子、绵马贯众、大青叶、穿心莲等以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经过200目过筛后收集粉末)投喂大黄鱼,研究大黄鱼溶菌酶(LZ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变化和不同用药方式对刺激隐核虫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口服"HD-2"可以促进鱼体LZM、T-SOD、AKP、ACP活性升高,以添加2%中草药组在提高4种酶活性方面作用显著,投喂后第14~21天酶活性最高。"HD-2"对体外刺激隐核虫幼虫的杀灭实验证实:4 h内在50 mg/L浓度下对幼虫没有杀伤作用,80 mg/L、100 mg/L、200 mg/L浓度分别可以杀死20%、54%、89%的幼虫,400 mg/L浓度下幼虫被全部杀死,幼虫4 h半致死浓度为109 mg/L。在室内为期15 d的大黄鱼小瓜虫病治疗实验中,A组按20 g/kg添加"HD-2"药物口服,同时按100 mg/L浓度药浴,存活率为50%;B组按20 g/kg添加药物口服,同时按50 mg/L浓度药浴,存活率50.67%;C组,在无药浴情况下,仅按20 g/kg添加药物口服,存活率为42.67%;A、B、C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2.67%(P0.05)。此外,A、B、C 3组中,大黄鱼胸鳍上白点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3个组的大黄鱼鳃丝上隐核虫数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实验结束时几乎观察不到虫体;而对照组大黄鱼鳃丝上隐核虫数量明显上升。实验过程中A、B、C 3组大黄鱼释放到体外的包囊数量明显下降,第12天时其包囊数量分别下降100%、91.1%、77.7%,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口服和药浴同时用药具有最佳效果,仅口服中草药亦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从实用性和成本考虑,建议仅进行口服处理,即能保障大黄鱼较高成活率,中草药添加量为2%,投喂时间为6~14 d。该结果为防控鱼类小瓜虫病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在养殖生产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查明对虾"玻璃苗"的主要致病原,实验通过对河北省沧州市凡纳滨对虾苗种玻化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病理分析。结果发现,患病虾苗表现为活力降低、厌食直至空肠、空胃,虾体消瘦、暗浊;肝胰腺组织坏死性萎缩、轮廓模糊、颜色变浅呈淡黄色,甚至肝胰腺区由正常的饱满褐色组织变为无组织结构的"玻璃化"状态。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患病对虾肝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肝小管中充斥大量的碎片组织,并逐步褐化、黑化,甚至肝小管组织大面积坏死,留有连片玻璃样均质化区域;肠道内充斥大量的组织碎片,绒毛膜脱落消失。超微组织病理观察发现,患病对虾肝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消融,细胞器解体,细胞核固化;其后细胞解体、脱落,甚至肝小管组织结构解体消融;肝胰腺、肠道、胃黏膜周围发现大量细菌,优势菌株为杆状菌且呈弧形,未发现病毒粒子的存在。从患病虾苗分离出2株优势菌(Lv-A和Lv-B),经人工浸染实验发现,Lv-A和Lv-B可致凡纳滨对虾PL7苗种出现与自然患病相同的玻璃化症状,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2×10~3和5.38×10~3 CFU/mL,致病力强。根据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结果发现,Lv-A和Lv-B与溶藻弧菌、新喀里多尼亚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均有较高相似性。初步将该病命名为虾苗细菌性玻化症(shrimp postlarva 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药敏实验结果显示,Lv-A和Lv-B均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萘啶酸等敏感,而对新霉素、吡哌酸、利福平等耐药。本研究为BVS的有效防控、保障对虾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2017年5月,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49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获得1株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LY-5,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刺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LY-5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菌株的胞内产物与胞外产物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分别为20 、23 mm和27 、38 mm,胞外产物的拮抗作用优于胞内产物。利用该菌对刺参进行高浓度浸浴测试其安全性,浓度为1×109、1×108和1×107 CFU/ml,实验期间刺参状态良好,无死亡现象。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CLY-5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R117813.1)的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菌株CLY-5在30℃~44℃、pH 6~8范围内生长较快,20 h进入对数生长期,28~32 h达到生长高峰。筛选的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且其生长特性适应刺参池塘的养殖环境,为刺参疾病的生态防控及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应用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