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研究荔枝汁对情绪应激大鼠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荔枝汁组,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造模前分别给予大鼠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荔枝汁(荔枝汁组),14d后利用旷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随后测定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含量、TG/HDL-C、LDL-C/HDL-C的比值。结果:对照组体质量及食物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各组大鼠总运动距离及直立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中央区停留时间以及中央区进入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荔枝汁组(p0.05),模型组修饰次数显著高于荔枝汁组(p0.05);模型组的血浆T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n-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荔枝汁组(p0.05)、LDL-C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的血浆TG/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荔枝汁组的血浆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在血浆LDL-C/HDL-C方面,模型组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和荔枝汁组(p0.01)。结论:荔枝汁能降低焦虑水平并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龙眼果酒发酵条件及其抗氧化特性。方法以龙眼干肉和活性干酵母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种量对龙眼酒酿造的影响,并以酒精度、残糖量和总酚转化量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进行酿造工艺优化,并测定优化条件下其主发酵期的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优化条件为:温度2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Brix,接种量11%,发酵时间为7 d,得到果酒酒精度14.2%vol,残糖量20.71 g/L,总酚转化量为9.38 mg/100 m L。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响应面分析优化的龙眼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周沫霖  胡卓炎  余小林  赵雷  罗进 《食品科学》2018,39(15):181-189
本研究以‘怀枝’荔枝为试材,探究了采后预冷及CO2气调贮藏对果实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富集的影响,并比较了贮藏期间荔枝质构、色差、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荔枝GABA富集 和贮藏品质来看,冰水预冷的效果均优于冷库预冷;荔枝CO2气调贮藏的G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更高 体积分数的CO2气调贮藏组具有更高的GABA富集量,最高达19.97 mmol/kg mf,较气调贮藏前提高了40%;GABA 含量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力变化趋势相同,与γ-氨基丁酸转氨酶(γ-aminobutyric acid transaminase,GABA-T)活力变化趋势无相关性,表明荔枝GABA富集主要是由于GAD活力的增强催化了 GABA的生成,而非GABA-T活力的下降抑制了GABA的分解;CO2气调贮藏能够抑制荔枝果肉的软化,延缓荔枝感官 品质、果皮果肉色差值的下降;过高的CO2气调体积分数可能会引起荔枝的CO2损伤,使其迅速丧失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4.
大孔树脂纯化龙眼核多酚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眼核多酚进行分离纯化,探究4种大孔树脂、解吸液乙醇的浓度和pH对龙眼核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大孔树脂纯化后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AB-8是纯化龙眼核多酚的理想树脂,其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51.36%和96.40%。当解吸液为70%乙醇、pH为4时,其静态解吸效果最好。在70%乙醇洗脱液中鉴定出13种主要化学成分,其中8种化学成分在龙眼核多酚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聚酯(PET)瓶、聚乳酸(PLA)瓶和聚酯/铝箔/聚乙烯(PET/Al/PE)复合袋装荔枝汁在25℃避光贮藏时的品质变化和非酶褐变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包装材料对荔枝汁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PLA瓶装荔枝汁的L-抗坏血酸(L-AA)发生快速降解,PET瓶和复合袋中的L-AA降解缓慢;贮藏初期,溶解氧浓度(DOC)均急剧下降,贮藏后期,除PLA瓶中的DOC快速上升外,其它包装材料中的DOC均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对L-AA含量和DOC有显著(p<0.05)影响。蔗糖不断水解,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贮藏初期快速地增加,然后缓慢下降。氨基酸总量和总酚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缓慢上升,pH缓慢下降。5-HMF含量和褐变指数不断上升。包装材料阻隔性能使得荔枝汁中的溶解氧浓度差异,溶解氧能引起L-AA的降解和酚类物质氧化聚合,导致荔枝汁发生非酶褐变。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探讨不同粒径范围小麦全粉的化学成分及黏度变化,并对小麦全粉的加工特性进行评价,以期为小麦全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小麦全粉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其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存在差异。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15.34%和2.25%)的为粒径<100 μm的小麦全粉,含量最低的分别是300~600 μm(10.91%)和>1430 μm(0.81%)。淀粉含量最高(66.23%)的是最大粒径(>1430 μm)的小麦全粉,而其它粒径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小麦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随其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升高,当粒径由>1430 μm减小到<100 μm时,其破损淀粉含量由0.28%升高至4.79%。在加工特性方面,粒径由>1430 μm减小到<100 μm使小麦全粉的黏度升高,持水性和持油性分别提高了33.19%和39.32%,溶解度和膨胀度也明显提高。同时,粒径降低还有利于提高小麦全粉的冻融稳定性,使其冻融初期的析水率从68.67%(>1430 μm)降低到48.69%(<100 μm)。这说明小麦全粉的粒径过大或过小均会对其营养及加工特性产生不利影响,而通过精准控制小麦全粉的粒径范围,可在保证小麦制品营养性的同时提高其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47.
荔枝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为研究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对荔枝果皮褐变及酚类物质变化的影响,采用5 mmol/L的GABA溶液浸泡处理荔枝15 min,于(20±1)℃下贮藏6 d,定期取样进行果皮褐变及酚类物质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GABA处理可以有效延缓荔枝果皮褐变,5 mmol/L GABA处理的荔枝在20℃下贮藏6 d后褐变指数为2.8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同时好果率达36.67%,失重率仅为3.82%。在贮藏期间,GABA处理显著减少荔枝果皮中丙二醛(MDA)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漆酶(LAC)活力,激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贮藏6 d时GABA处理的荔枝果皮具有较高的总酚(525.93 mg GA/g)、黄酮(14.06 mg rutin/g)和花色苷(0.54△A/g)物质积累,果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实验结果说明,5 mmol/L GABA处理能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改变酚类物质代谢进程,从而延缓荔枝果皮褐变,改善荔枝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8.
生物保鲜剂对提高鲜切荔枝果肉冰温贮藏品质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冰温贮藏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溶菌酶2种生物保鲜剂对鲜切荔枝果肉冰温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2种生物保鲜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鲜切荔枝果肉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数、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经0.05%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浸泡预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荔枝果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及霉菌和酵母的增加幅度;乳酸链球菌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溶菌酶,而溶菌酶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优于乳酸链球菌素,且溶菌酶对果肉有一定的护色作用。2种生物保鲜剂复配处理的综合效果优于单独处理,其中0.025%nisin+0.025%溶菌酶复合处理的抑菌效果和保持鲜切荔枝果肉色泽的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9.
不同产地妃子笑荔枝果汁的氨基酸组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评价荔枝的营养价值,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4个产区共5个妃子笑荔枝果汁样品的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妃子笑荔枝果汁富含氨基酸组分,不同产区样品的氨基酸组分总量介于341.51~455.42mg/100mL之间,其中广西钦州产区样本的氨基酸组分含量最高为455.42mg/100mL,广东阳西产区样本的氨基酸组分含量最低为341.51mg/100mL;5个样品妃子笑荔枝果汁的氨基酸组分总量平均为396.38mg/100mL;其中γ-氨基丁酸为妃子笑荔枝果汁中的主要氨基酸,其平均含量为104.69mg/100mL,占氨基酸组分总量的26.57%;其次为丙氨酸,平均为67.37mg/100mL,占16.87%。基于对荔枝果汁中氨基酸组分的初步评价,认为荔枝是一种具有富含γ-氨基丁酸的潜在功能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50.
探讨龙眼核中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并筛选其有效部位。以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龙眼核95%乙醇提取物中4种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总酚含量,并利用ABTS法、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评价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比较4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达到(693.51±9.52)mg/g;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中,4种萃取物均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弱,但对清除ABTS·+、DPPH·、·OH均表现出较强的效果,龙眼核各萃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剩余物;除水层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外,4种萃取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层的抑菌活性最为突出。由结果可推断乙酸乙酯萃取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