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谷氨酸(GA)发酵过程中细胞不转型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细胞不转型必然与生物素过量有关,但同时指出这种过量是“相对”的,它与供氧等因素紧密相关,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控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2.
国内外生淀粉糖化酶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淀粉糖制造或酒精、有机酸发酵等实现节能型无蒸煮糖化工业化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能使谷粒中的生淀粉进行有效水解的糖化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果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对生淀粉糖化酶作用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豆浆制作是各种豆制品生产的前期工段,主要包括泡料、磨制、分离、煮浆、储存等操作,尤其是磨浆和煮浆可称为两大主要的技术环节。但正是在以上工序中,会有大量泡沫产生,如不及时消除及抑制这些泡沫,就会降低设备生产能力,且由于泡沫积聚产生“逃浆”使大量浆液跑掉,造成产量减少,产品污损,操作困难等。最近有些豆制品生产厂家,由于起泡问题而又买不到过去使用的消泡油,致使生产不能正常开工进行,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控制泡沫的产生,选用  相似文献   
54.
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 5.2开发了《生物工程概论》CAI课件。该课件主程序设计依据素材与结构分开的设计思想,采用按钮响应选择章节,利用函数调用实现声音控制、与Internet链接、发送电子邮件及播放、midi音乐。该课件界面新、功能多,开发方法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5.
豆乳生产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岁楼  张一震 《中国乳品工业》1995,23(5):220-221,224
本文提出豆乳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三个方面,去除豆腥味:排除有害因子;提高蛋白质回收率。结论认为,脱腥 增香,对提高豆乳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6.
利用100~500MPa的高静水压和10~30min的保压时间对黏红酵母(Rh.glutinisRG5)进行处理,发现处理10min时的高压存活曲线呈现马鞍形,说明高静水压处理的最终效应可能是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累积。在250MPa处理10min所获得的高压突变株RG5-3,其生物量虽然比出发菌株RG5下降了9.25%,但目的产物β-胡萝卜素的含量却比RG5提高了68.60%。传代实验表明该诱变株遗传稳定性良好,没有发生性状退化及回复突变。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比较发现,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的RG5和RG5-3的DNA片段有明显不同,初步证明高静水压使黏红酵母RG5在表面性状和DNA水平上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花生肽的体内抗氧化效果,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花生肽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其体重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400 mg/kg建立衰老模型,同时3个花生肽组每天分别按200、500、800 mg/kg的剂量灌胃,持续50 d。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脑组织中丙二醛或脂褐质(LF)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花生肽能够有效抑制半乳糖致衰老大鼠体重的下降,减缓胸腺指数和脑指数的下降,提高大鼠血清、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并能够降低大鼠血清MDA含量和脑中的LF含量,表明花生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8.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富硒酵母中的硒代蛋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硒酵母中硒代蛋氨酸的分析方法。采用酶解提取法提取富硒酵母样品中的硒代蛋氨酸,丹磺酰氯柱前衍生,C18色谱柱(4.6 mm×250 mm i.d.,5μm)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含4%N,N-二甲基甲酰胺,pH=6.55)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523nm)。硒代蛋氨酸的检出限为(S/N=3)1μg/L,定量限为(S/N=10)5μg/L。在1 mg/L~5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标回收率在91.12%~107.83%,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2%。本方法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富硒酵母原料及相关产品中的硒代蛋氨酸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9.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红酵母 RY-98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 :培养基组成、糖浓度和添加剂以及培养基初始 p 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时间等 ,均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有影响 ,其中 ZS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明显促进菌体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在初步优化的培养基组成 (葡萄糖 4 0 g/L,玉米浆 1 5g/L,( NH4) 2 SO42 g/L,ZS添加剂 1 g/L)和培养条件 (培养基初始 p H6.0 ,装量 60 m L/2 50m L摇瓶 ,2 8℃培养 60 h)下 ,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 2 7mg/m L和 4 98.2 μg/g.通过观测发酵过程生理现象的变化 ,确认该菌类胡萝卜素是菌体的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形成于对数生长期的末期和稳定期 .  相似文献   
60.
从所收集的霉菌中通过筛选获得了一株产α-糖苷酶活性较高的黑曲霉菌株H-8;对H-8菌株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从而获得了α-糖苷酶生产能力更高的诱变株H-8c。通过一系列试验尤其是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对H-8c菌株产α-糖苷酶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该菌株的α-糖苷酶产量可达899.2U/g,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