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RT对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RT的改变可对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6 000 mg/L、35℃、不对进水pH值进行调节等条件下,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HRT从8 h降低为6 h时,其pH值、ALK分别从4.3和250 mg/L降低为4.2和180 mg/L,ORP从-380~-360 mV升高到-330~-300 mV,生物量虽然从8.7 gVSS/L降低到了7.2 gVSS/L,其产氢能力却从0.14 L/(gVSS.d)提高到0.22 L/(gVSS.d),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从1 106.1 mg/L增加为1 695.1 mg/L,作为乙醇型发酵目的产物的乙醇和乙酸的含量从90%减少为85%.HRT进一步降低为4 h时,系统内生态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其pH值、ALK、ORP分别为3.7、75 mg/L和-210 mV,生物量锐减至1.1 gVSS/L,同时乙醇型发酵演替为混合酸发酵,产氢能力下降为零.可见,多种因素可对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产生影响,而其中HRT是直接可控的第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2.
应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对安普霉素废水进行产酸发酵和去毒处理,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 000~8 000 mg/L,HRT为8 h的条件下,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平均为21.53%,而HRT为12 h时平均为17.62%.HRT为8 h和12 h对悬浮物(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78%和53.05%;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05%和6.39%.经产酸发酵处理过的安普霉素生产废水,其毒性被去除,BOD5/COD(B/C)从处理前的0.35分别提高到0.42以上,去除单位重量COD的甲烷产量达到164 mL/g以上,可采用产甲烷相进行更进一步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73.
74.
厌氧发酵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常见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存在的甲烷发酵技术问题,开展了产甲烷系统的调控技术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比较CSTR和ABR两类反应器的甲烷发酵系统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000 mg/L、HRT为24 h条件下,CSTR系统运行73 d后可形成完整甲烷发酵,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70%左右,但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在接种污泥、进水COD、HRT等相同的情况下,ABR系统运行17 d后,对COD的去除率即可达到74%;保持有机负荷为4 kg/(m3·d)不变,通过调控ABR进水COD浓度、HRT等后,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与CSTR相比,ABR通过生物相的分离(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沿程分布于各格室并呈现不同的优势度),增强了产氢产乙酸作用,使系统去除效能更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运行也更稳定。  相似文献   
75.
雷达的低空探测威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影响雷达低空探测威力的一些因素,介绍了计算雷达低空探测威力的方法,并提出了提高雷达低空探测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6.
为提高厌氧活性污泥发酵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产氢效能,以CSTR的运行为基础,通过系统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试验,探讨了同型产乙酸菌群对发酵制氢系统产氢效能的影响,并以CHCl3和二溴乙烷磺酸钠(BES)为抑制剂,研究了抑制同型产乙酸菌群活性的方法。结果表明:CSTR发酵产氢系统中,存在较强的同型产乙酸作用,是导致发酵气氢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向反应体系中投加0.1%~1.0%(V/V)的CHCl3,可有效抑制同型产乙酸作用;在初始葡萄糖浓度5000mg/L、pH=7.0、污泥接种量1.6g MLVSS/L等条件下,CHCl3加入量为0.5%时,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可达8.9mmolH2/gMLVSS,是不加抑制剂反应体系的2倍。10mmol/L剂量的BES,不仅对同型产乙酸菌无抑制作用,且可削弱CHCl3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7.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是矿山企业应有的责任,某企业选钼尾矿中含有低品位钨,并对钨的综合回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获得试验指标:原矿WO30.088%,钨精矿WO3品位43.94%,钨精矿WO3回收率59.66%。  相似文献   
78.
雷达虚拟极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回波的极化信息是目标的一个重要信息,近年来,雷达目标极化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虚拟极化技术可以实现信号的任意极化,且可以极化捷变。本文主要研究虚拟极化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利用目标的极化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得益。  相似文献   
79.
难处理金铁矿石金4.06 g/t、铁25.10%。针对此矿石性质,通过对比分析原矿氰化浸出、重选、磁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等工艺,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为氰化浸出—磁选联合工艺流程,且在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8.89%,铁回收率为75.28%,较好地实现了金和铁的综合回收,为选矿厂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产酸相反应器的过酸状态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考察产酸相"过酸状态"后恢复的控制对策,试验中对降低负荷和调节碱度这两种控制措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冲击负荷使产酸相反应器出现过酸状态后,将COD有机负荷从正常的15kg/(m3·d)降低到5kg/(m3·d),运行18d仍未能使反应系统的pH值得到有效恢复.当进水碱度调节在500~600mg/L范围时,系统COD有机负荷维持在9kg/(m3·d)的条件下,运行10d后过酸状态得到了基本恢复.因此,在反应系统出现过酸状态时,应在降低系统有机负荷的同时加强对进水碱度的调节,这一措施要比仅仅降低有机负荷更有利于系统的迅速恢复.过酸状态的恢复过程较缓慢,因此在冲击负荷期通过碱度的调节将系统的pH值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从而避免"过酸状态"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