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QuEChERS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扇贝中的软骨藻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QuEChERS样品制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扇贝中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 QuEChERS样品制备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即样品经甲醇:乙腈:水=6:3:1(v:v:v)提取,C18粉末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242 nm波长下检测,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的检测低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为1.8μg/g,DA在0.72~30.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在1.8~6.0μg/g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0%左右,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5%。结论本实验建方法检测低限完全满足DA 20μg/g的限量要求,且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节省时间、试剂用量少、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SYBR(R) GreenⅠ实时PCR快速检测沙门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应用SYBR(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建立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以沙门菌及非同源性参考菌株做特异性检测;沙门菌不同群菌株做重现性检测;将沙门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该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重现性,沙门菌属5个群菌株均为阳性,而其它非同源菌株均为阴性.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检测低限为19 CFU/ml.该方法特异性强,重现性好,敏感性高,可以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沙门菌.应用实时PCR技术,利用SYBR(R) Green Ⅰ染料能选择性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可检测到沙门菌中inv A基因特异性靶序列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且通过熔解曲线可知其熔点值约为80.4℃,而对其它非沙门菌则检测不到荧光信号.SYBR(R) Green Ⅰ实时PCR能通过熔解曲线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是基因鉴定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3.
随着现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快速的监测,控制食品加工中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也就越来越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加敏感。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先进技术,并对这些在当前较为先进的主流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检测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测定14种海藻样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含量,同时分析样品中6种砷形态。方法将海藻样品经过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总砷含量;根据国标方法中无机砷检测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原子荧光光谱(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测定无机砷含量;最后通过酸提的前处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photo-oxidation-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PLC-(UV)-HG-AFS)测定海藻样品中6种形态砷含量并与国标无机砷方法比较。结果 14种海藻样品中总砷含量为0.038~46.2 mg/kg;无机砷含量为0.006~19.3 mg/kg;对HPLC-(UV)-HG-AFS仪器的优化和方法的摸索后,从海藻样品中主要测得的砷形态为As(III)、As(V)和DMA,MMA含量较少,没有测出As B和As C。结论在砷形态较为复杂的海藻样品检测中,通过HPLC-(UV)-HG-AFS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无机砷前处理中可能出现的有机砷向无机砷转变的现象,降低干扰,增加测试的准确性,更为具体地表现海藻样品中主要的砷形态含量。  相似文献   
65.
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特有序列(AY123624.1 和 AY629236)设计引物, 优化建立 LAMP 反应体系, 对该体系进行特异性、 灵敏度、 稳定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可特异性检测出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 检测灵敏 度可达 0.5%; 经精密度实验分析, 该方法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LAMP 方法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 BT11 具有特 异性高、稳定性好、快速灵敏、过程可视等优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转基因玉米质粒分子国家标准样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转基因玉米常见的4个品系:BT11、MON810、NK603和T25质粒分子国家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包括目标序列和内标准基因序列的选择和扩增、标准样品定值和分析等.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转基因玉米4个品系标准样品均匀稳定.采用PicoGreen DNA分子荧光定量方法定值标准样品.多家单位合作定值,确定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所研制的转基因玉米质粒分子标准样品获得了国家标准样品证书,适用于转基因产品的定量和定性测定.  相似文献   
67.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 构筑和谐生存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构筑食品安全保证体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是保证这一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因为标准样品是具有高度均匀性、良好稳定性以及量值准确性的一种方法的溯源性和通用性的实物标准,它确保了文字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施的一致性。在商业交换和贸易往来方面,标准样品还是确认、检验、评定商品质量和解决仲裁纠纷的依据。一、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作用和意义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样品基础,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没有国际范围内可接受的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抽样标准的现状,分析世界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GMO相关抽样标准,并对国际标准关于GMO抽样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适用于农产品中GMO抽样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依次对GMO检测中涉及的4个过程,包括分析试料、从分析样品中采取试料的过程、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样品以及从批到实验室样品的过程,对各步骤所产生的方差进行分析,并对总方差进行合成计算,以期指导本系列文章的其余部分抽样研究实践,并期望能推动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针对农产品中转基因检测抽样过程,研究从实验室样品中采取和制备分析样品过程中各参数对最终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通过5%控制RSD,计算各粒度下的实验室样品、中间样品和分析样品的最小留样量;并通过计算对各相关参数进行考察。结果得到缩分设计及缩分引起的方差;合成制样方差、合成实验室样品总估计方差并对其进行了最终进行实验确认。结论综合考虑检验要求、分析过程和制样过程,得出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结果全过程(实验室内过程)中各个参数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牡蛎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随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期对小鼠法检测脂溶性贝类毒素假阳性结果的来源进行探索和分析。方法: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法对脂肪酸进行衍生化,使用固定液100%二氰丙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色谱柱对牡蛎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检测。结果:-10 ℃和-20 ℃贮存样品中游离脂肪酸总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少,之后再缓慢增加,4 ℃贮存样品中游离脂肪酸总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一直缓慢增加;贮存时间相同,-20 ℃贮存样品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10 ℃。在3 种贮存温度条件下,高毒游离脂肪酸C20∶5n-3和低毒游离脂肪酸C22∶6n-3含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长。5 个月后-20 ℃贮存样品中C20∶5n-3含量为136.79 μg/g,达到小鼠最小致死量(6 mg)45%;若取2.5 倍称样量进行实验,可导致小鼠法假阳性结果。结论:牡蛎样品中高毒游离脂肪酸是小鼠法检测脂溶性贝类毒素假阳性结果的重要来源,且高毒游离脂肪酸含量随贮存温度和时间变化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