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无铝油条预混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油条,研究速冻油条经反复冻融过程对油条水分分布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了油条的水分含量、低场核磁T2弛豫时间、色泽、比容、感官品质及质构品质,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冻融次数增加,T21与瓤的水分含量、比容、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T21、a*值、b*值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22与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冻融次数增加,油条内部水分与蛋白质、淀粉的结合变疏松,瓤的水分含量减少、油条比容及感官评分降低,油条表面色泽变暗,红度、黄度增加,硬度增加。因此,反复冻融会造成油条内部水分损失,影响水分分布,造成油条比容、品质改变,影响油条产品的最终品质。  相似文献   
32.
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炒、蒸、煮、速冻、预冷、冻干、漂染、清洗玉米等9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玉米气味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玉米都含有正己醛、1-辛烯-3醇、辛醇、2-戊基噻唑等化合物,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玉米主要风味物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3.
为了改善韧性饼干品质,筛选合适的改良剂,本试验以饼干的比容、质构和色泽,饼干粉的质构特性和溶剂保持力为指标,通过在饼干低筋粉中添加L-半胱氨酸盐酸盐(CYS)、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研究添加CYS和酶制剂对饼干粉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韧性饼干的改善作用,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添加剂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150 mg/kg为蛋白酶最适添加量,与空白组相比,蛋白酶可以有效提高饼干的比容,比容增加量高达12.42%,同样的,蛋白酶可降低饼干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最高分别降低78.88%、87.38%、60.37%。对饼干的色泽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且其效果优于CYS和木聚糖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饼干的比容、胶黏性、咀嚼性和硬度等指标与饼干粉面筋弹性指标呈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810、0.810和0.810,表明低吸水率、低面筋含量、面筋粘弹性小的面粉更适合韧性饼干的制作。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菠萝蛋白酶对改善韧性饼干的品质效果最好,可以有效代替CYS。  相似文献   
34.
为优化青麦仁复合代餐粉配方,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进行优化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青麦仁粉添加量、青麦仁粉粒度、木糖醇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柠檬酸钠添加量对代餐粉冲调特性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感官评分受柠檬酸钠添加量的影响程度大于青麦仁粉粒度;润湿性受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MC-Na添加量青麦仁粉粒度;溶解度、分散性、水合能力受各因素影响情况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提取的4个主成分能解释92.72%的指标信息,达到指标降维目的;岭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最佳工艺参数为:青麦仁粉添加量61%,小米粉与燕麦粉添加量分别为18%、12%,青麦仁粉粒度125目,木糖醇添加量8%,CMC-Na添加量0.85%,柠檬酸钠添加量0.28%,实际综合得分为1.13,均高于试验组中的最高分。本研究参数为后续青麦仁代餐粉产品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谷物早餐食品挤压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加工谷物早餐食品时玉米粉含量、物料水分含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等工艺参数对谷物早餐食品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价、膨化度、糊化度为考察目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加工谷物早餐食品的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6.
探讨了在醇相体系中甲醇钠催化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的可行性,建立了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和L-α-GPC的HPLC-ELSD检测方法,研究了温度、料液比、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时间对PC转化率和GPC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最佳条件:温度35℃、料液比3/20(g/mL)、甲醇钠添加量2 mL、反应时间1.5 h,GPC得率为88.2%。极差分析结果,反应条件对GPC得率影响的顺序为:甲醇钠添加量>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大豆粉末磷脂的醇解反应液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99.8%的L-α-GPC,回收率78.4%,这为工业级规模制备高纯L-α-GPC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非水电位滴定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氯酸标准溶液对GPC样品进行电位滴定,利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从而得出GPC含量,用建立的方法测得自制GPC样品含量为78.73%,其方法精密度RSD为0.048%.该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适合GPC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脂肪酶Thermo 4S-3水解大豆粉末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α-GPE)的可行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率和L-α-GPE得率的影响.确定脂肪酶Thermo4S-3催化制备L-α-G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底物质量浓度5 mg/mL,反应温度40℃,酶添加量30 U/mL,CaCl2添加量3.33 mg/mL,反应时间6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E转化率为95.5%,L-α-GPE得率为93.6%.  相似文献   
39.
以无铝油条预混粉为原料制作冷藏面团,考察面团在不同冷藏条件下的发酵能力及制作成油条的品质变化,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及前发酵时间对面团发酵及油条品质的影响。发现前发酵时间、冷藏温度及冷藏时间对油条感官品质及质构品质均有影响,除前发酵60 min外,随冷藏时间增加,感官评分先增加后减小;前发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冷藏温度越高,面团发酵越快,到达发酵终点用时越短;相同冷藏温度条件下,前发酵时间越长,面团醒发越快,到达发酵终点所需时间越短;油条质构特性指标显示硬度与剪切力变化一致,与弹性指标变化相反。结果表明,油条面团经前发酵40 min在2℃温度下冷藏1~3 d,油条感官品质及质构特性较好,此条件下,油条冷藏面团的货架期为3 d。  相似文献   
40.
采用鼓风干燥烘制、炒锅炒制和烤箱烤制3种干燥方式对青麦仁进行前处理,碾磨成形制成捻转,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捻转主要营养成分、色度、感官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式对捻转总淀粉、总黄酮含量及叶绿素保存率的影响较小,烘制捻转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1%和8.04 mg·100 g-1,烤制捻转的蛋白质含量和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11.58%和95.36;色度方面烘制捻转色泽保持较好;出品率为烤制>烘制>炒制,烘制方式能耗最低,炒制能耗最高;青麦仁捻转共鉴定挥发性成分29种,其中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烤制的醛类相对含量为71.56%,主要为正己醛和壬醛,同时还检测出醇类、呋喃类、酯类和酮类等物质。对比3种干燥方式,烤制能较好地保持捻转的综合品质及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