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应用高静压技术钝化树莓中的PPO,以提高树莓加工产品的新鲜度和附加值.本文研究了高静压对树莓PPO的钝化效果,并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和持压时间的延长,树莓PPO的活性逐渐降低,但在低压短时处理下有激活现象,经600MPa,45min处理后树莓PPO残存活性为40.976%;高静压对树莓PPO的钝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压力对酶钝化反应的影响能用Eyring公式分析.随着压力升高,反应速率常教(k值)不断升高,指数递减时间(D值)不断减小;Zp和Va分别为917.431MPa和-6.020cm3/mol.  相似文献   
22.
采用ZKB-1剪切破碎机和冲击破碎机将废旧计算机印刷电路板(PCB)和印刷线路板(PWC)进行了两段破碎,使用电子显微镜、磁选、筛分和浮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度级破碎产物的组成,发现PCB和PWC破碎到1.2mm以下便可以解离;PCB的破碎产物有30%的解离的金属,而PWC的破碎产物中只有10%的解离金属;解离金属中有大量的铜,可以用物理方法回收;小于0.125mm的破碎产物中金属含量很少,可以直接作为非金属产品,研究重点是如何从1.2~0.125mm物料中用机械分选方法选出金属.树脂、玻璃纤维、塑料及其他非金属在破碎产物中占有70%~90%,这部分物料的处置和资源化也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3.
非洲某铜矿含铜2.15%、含钴0.095%。目前矿石中的钴未回收,为此,对铜钴的综合回收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试验研究与分析对比。综合考虑,推荐铜、钴顺序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为选厂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4.
铜矿山老尾矿综合回收铜金银浮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某铜矿尾矿库堆存的老尾矿铜氧化率高及部分硫化铜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等特点,采用表面处理与活化及高效捕收剂浮选技术强化表面(半)氧化硫化铜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2.02%、含金9.02 g/t、含银82.72 g/t、铜回收率51.22%、金回收率54.72%、银回收率23.87%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25.
高压CO2技术杀菌灭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经济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压CO2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力杀菌技术引起了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压CO2技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和对酶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26.
高压脉冲电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压脉冲电场(PEF)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活性及酶构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HRP的活性随电场强度的增强和脉冲处理数的增加而降低。在25kV/cm、207个脉冲和22kV/cm、1214个脉冲的时候,HRP的活性分别降低了14.3%和33.2%。PEF处理后的酶液在4℃下贮藏24h和48h后,HRP的活性呈缓慢下降。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PEF处理后HRP的蛋白构象发生了改变。PEF和热处理后HRP蛋白二级结构的平均摩尔椭圆率都发生了变化,α-螺旋含量分别下降了29.3%和57.7%。荧光光谱分析表明HRP蛋白的荧光强度在PEF处理后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7.
矿产资源在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因此,开展低尾化及无尾化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针对国内某复杂多金属矿,通过分析矿物的基因属性、赋存状态以及嵌布关系,进行了钽铌、方解石、锂矿物、云母、长石、石英共计6个产品的选别回收,实现了除少量泥质、铁屑之外...  相似文献   
28.
云南某铜硫矿铜品位较低,含铜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主要的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脉石矿物复杂,因此,本文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点,分别进行了铜硫等可浮与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采用铜硫等可浮-铜硫分离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18.97%,铜回收率81.08%;硫精矿含硫37.71%,硫回收率26.09%。采用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20.12%,铜回收率82.15%;硫精矿含硫37.41%,硫回收率84.48%。  相似文献   
29.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和XPS测定,考察石灰环境中络合剂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研究络合剂在石灰环境中与黄铁矿间的抑制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丁基黄药浓度下,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与石灰配合使用从而达到铜硫有效分离的目的。动电位测定结果表明,石灰调浆时黄铁矿表面动电位大幅度正移,硫代硫酸钠的加入又使动电位明显负移,说明在石灰环境中添加硫代硫酸钠时,硫代硫酸钠在黄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铁矿单独与硫代硫酸钠作用时,SO42-和S2O32-的特征吸收峰出现,表明硫代硫酸钠在黄铁矿表面产生了吸附。然而在石灰环境中,只出现SO42-的特征吸收峰,硫代硫酸钠的作用不明显。XPS检测结果表明,黄铁矿经过硫代硫酸钠处理后,表面Fe、S、O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黄铁矿经过石灰处理后,表面Fe、S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黄铁矿经过石灰+硫代硫酸钠处理后,Fe、O、S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通过上述试验及检测分析可知,硫代硫酸钠在石灰环境中与黄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及反应,可能是S2O32-与Fe3+或Fe2+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某铜钼矿属于低品位大型斑岩铜钼矿,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和辉钼矿。现场工业生产中铜钼回收采用铜钼混合优先(对黄铁矿)流程,流程相对简单。随着矿石性质的不断变化,原有药剂制度对现有矿石适应性变差,铜钼回收率目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钼回收率下降较为明显,钼回收率在30%~60%间波动。为了提高铜和钼的回收率,进行了药剂制度优化试验。药剂制度优化后采用捕收剂BK925代替原有捕收剂,可实现铜钼的高效回收,铜钼回收率均可在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