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如何在解决有线平移资金问题的同时,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引入投资与向银行贷款哪个更合理?数据说了算。  相似文献   
32.
生物技术中对水产品加工影响最大的技术是酶技术。利用酶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改善水产品的质构和营养价值。本文介绍了酶的来源、新技术及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33.
以金枪鱼(Skipjack Tuna)罐头生产加工过程为例,分析了生产原料及罐头生产流程各环节物料微生物变化情况,部分工艺参数对细菌总数及组胺产生的影响;确定了原料验收、解冻清洗、预蒸煮和配料封罐为主要关键控制点,并制定HACCP计划,建立相应的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经HACCP计划实施前后细菌总数与组胺质量分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解冻阶段细菌数减少约30%,成品细菌总数减少49%,成品中组胺质量分数也从3.5 mg/kg降至1.5 mg/kg,同时提高了水产制品卫生品质及保质期。  相似文献   
34.
利用GC-MS测定2013年~2014年不同季节宁波市居民日常食用29种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季节性富集规律,并估算宁波市居民食用水产品的PAHs暴露量,评估水产品中PAHs的人体健康风险及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水产品中16种PAHs总含量(以湿重计)分别为(46.31±40.19)ng/g(春季)、(46.01±22.20)ng/g(秋季)、(31.93±19.13)ng/g(冬季)、(30.70±24.41)ng/g(夏季);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s暴露量分别为(4584.01±1212.68)ng/d和(3523.81±932.21)ng/d;城镇和农村居民终身增量健康风险分别为(5.27±5.78)×10-5和(2.94±1.81)×10-5,高于USEPA建议的可接受风险(1.0×10-6),而低于较高的致癌风险(1.0×10-4),表明宁波居民食用水产品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予以关注。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s致癌风险不确定性变异系数农村(0.20)高于城镇(0.16),ED是风险评估中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5.
低盐腌制榨菜保脆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榨菜脆度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接种乳酸菌低盐腌制榨菜的添加CaCl_2浓度(X_1)、盐浓度(X_2)和腌制时间(X_3)三因素与其脆度关系的回归模型为:y=155.415+0.093X_1+1.231X_2+1.449X_3-8.922X_1~2+0.973X_2X_1-5.448X_2~2+4.47X_1X_3-3X_3X_2-3.525X_3~2,经回归分析,各因子对腌制榨菜脆度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腌制时间、盐浓度、添加CaCl_2浓度,方程较好地拟合了腌制榨菜脆度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SAS软件RSREG等过程,得到CaCl_2浓度为0.25%、盐浓度为6.07%、腌制时间11.5d时,榨菜脆度值达到最佳155.6g,经重复实验验证与模型方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36.
张文文  翁佩芳  吴祖芳 《食品科学》2019,40(18):144-151
采用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o orientalis,Io)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混菌发酵杨梅酒,测定混合发酵的发酵周期,并对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菌发酵比Sc纯种发酵效率高,提前3?d完成主发酵。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方面,混菌发酵与Sc纯种发酵相似度高,但减少了Sc产生的辛酸及正癸酸这2?种不良气味,减少量分别达到0.020?mg/L和0.053?mg/L,也降低了Io产生的乙酸浓度;Io的参与使发酵液中丁酸乙酯、异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壬酸乙酯、3-壬烯酸乙酯等乙酯类和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2-苯乙酯等乙酸酯类含量分别提高了18.52%和57.34%,增加了杨梅酒的果香味。此外,混菌发酵还降低了Sc发酵产生的酵母味和癸酸乙酯等带来的涩味,给人以愉悦的滋味。  相似文献   
37.
胡柚汁益生菌发酵挥发性风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筛选到的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发酵乳杆菌L2(L. fermentum)对胡柚汁发酵,研究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胡柚汁经此2种乳酸菌发酵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和相对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发酵胡柚汁样品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电子鼻对乳酸菌发酵胡柚汁的香气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胡柚汁经发酵后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20种、烯烃类15种、烷烃类12种、酮类10种、醛类5种、酯类2种、其他类1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59、36种和35种。经乳酸菌发酵后,胡柚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均增加,并检测到了胡柚汁中未被检测到的酯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相对含量显著提高,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大量降低。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4个样品特征风味组分在主成分中的差异,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对乳酸菌发酵胡柚汁特征风味差异性的评价。电子鼻分析表明胡柚汁经不同乳酸菌发酵后风味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胡柚汁乳酸菌饮料的风味特征并为产品质量评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获得品质优良的发酵叶用芥菜,通过层次分析法、多因素试验对叶用芥菜的腌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菌株L8(Lactobacillus brevis)、L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Y9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复合发酵,最佳配比为1:1:1,在新鲜芥菜堆黄优化基础上,再通过菌接种量、堆黄时间、食盐添加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叶用芥菜腌渍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菌接种量体积分数5%、堆黄时间2 d、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5%。该条件下,总酸质量分数为0.85 g/100 g、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为0.203 g/100 g,亚硝酸盐半衰期为4.23 d以及感官评分为86.50分,总体可接受性好。该研究为进一步提供优质发酵蔬菜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甜面包营养价值,改善滋味,降低面包热量,用蜂蜜替换传统甜面包配方中的砂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甜面包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蜂蜜甜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面团浸泡时间50 min、发酵时间80 min、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4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蜂蜜甜面包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0.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微生态多酶复合饲料的工艺试验方案进行选择,通过分析影响方案选择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成对矩阵,并进行数据处理及权重分析,得到方案X在目标层中的组合权重值分别为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