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海藻酸钠(ALG)作为聚合物网络模板,过硫酸铵(APS)为反应引发剂,丙烯酸钠(SA)和甲基丙烯酸聚六亚甲基盐酸胍(M-PHMG)为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魔芋葡甘聚糖(KGM-MA)为交联剂,通过挤出成丝-自由基聚合简易两步法成功制备具有双网络3D结构的抗菌水凝胶纤维.结果 表明:制备的水凝胶纤维边缘光滑,冻干后水凝胶纤维的直径为(400± 10) μm,纤维溶胀倍数可达10;引入KGM-MA组分后,水凝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随着ALG组分占比的减少,水凝胶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抗菌试验证实,M-PHMG的引入使水凝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02.
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过滤材料的驻极效果稳定性差,易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为改善熔喷材料的驻极稳定性,采用水驻极技术代替电晕驻极法,将聚丙烯与驻极母粒混合,制备熔喷聚丙烯非织造材料。并通过水驻极处理得到熔喷聚丙烯水驻极非织造材料,系统探究驻极方式(电晕驻极与水驻极)对熔喷聚丙烯材料纤维网结构与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2种驻极体材...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聚乳酸(PLA)的韧性,分别使用具备可降解特性的不同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和PLA熔融共混,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G的PLA/PEG共混材料。通过熔喷工艺,制备得到具有良好韧性的超细纤维熔喷非织造材料。系统探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G对PLA材料的断面形貌、流动性能、热性能、结晶形貌以及对PLA熔喷非织造...  相似文献   
104.
球形中空微粒的可见光消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Aden-Kerker理论,研究了球形中空微粒的散射特性。利用MATLAB编程,对球形中空微粒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中空微粒的外层折射率、尺度参数、壁厚等对其消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粒外壳相对折射率的增加,其消光系数先减小后增大;随微粒尺度参数的增大,消光系数则呈现震荡并出现一系列极大极小值,最后振幅减弱并在2附近上下波动;随微粒壁厚的减小,消光系数一般先增大后减小。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中空微粒不同的直径和壁厚组合来实现某一特定的消光作用,且一般空心微粒的消光作用优于实心微粒。  相似文献   
105.
文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生物基聚酰胺56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降温速率的提高,结晶峰由单峰转变为结晶双峰。用Jeriorny、Mo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法适合描述生物基聚酰胺5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降温速率对生物基聚酰胺56的结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6.
探讨棉汉麻假捻赛络集聚混纺纱的性能。对比分析了相同号数的赛络集聚纺单纱、假捻赛络集聚纺单纱和赛络集聚纺股线的成纱质量、成纱结构及其针织物纬斜角度。结果表明:棉汉麻假捻赛络集聚混纺纱在捻度比赛络集聚纺低的情况下,其成纱条干及常发性纱疵、强力和毛羽指数等均有明显改善,虽比股线差,但与标准对照均达到优等水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纱线的表面得出,同号数的假捻赛络集聚纺单纱比赛络集聚纺单纱和赛络集聚纺股线更蓬松柔软,染色性能好。认为:假捻赛络集聚纺技术能够纺出满足针织物纬斜质量要求的低捻度纱,可以取代生产股线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7.
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表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了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是利用负压效应来产生集聚气流;斜槽入口曲面上的负压使网格圈向异形管内凹;X、Y、Z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集聚区产生附加捻度的区域主要靠近吸气斜槽的S1端。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精细化后的孟加拉黄麻纤维与棉纤维在环锭纺纱系统上进行18.2 tex 30/70黄麻/棉和36.4 tex 55/45黄麻/棉混纺纱的纺制,对梳理、并条、粗纱等工序的工艺做了初步探讨,对混纺细纱的捻系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两种混纺纱的机械强力、毛羽与条干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9.
新型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角X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氢氧化钠/硫脲/尿素(8:6.5:8)溶剂溶解的棉浆粕(聚合度620)溶液湿法纺丝获得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变化。广角X衍射表明,新型纤维素纤维具有典型的纤维素Ⅱ型晶体结构和相当高的结晶度。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图片观察发现纤维的截面呈圆形,类似于天然丝的截面。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溶剂体系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溶剂,能够代替目前存在的高污染物排放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声速取向度测量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等,研究了不同纺丝速度和不同拉伸倍数工艺条件下33. 3 tex/10 f粗特锦纶6分纤母丝(简称分纤母丝)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拉伸倍数为2. 5时,适当提高纺丝速度,分纤母丝的结晶取向结构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改善,沸水收缩率降低。即当纺丝速度从2 500 m/min增加到4 500 m/min时,其结晶度从20. 91%增加到了28. 19%,声速取向因子从0. 350 4增加到0. 529 4,断裂强度从4. 21 cN/dtex增加到4. 87 cN/dtex,断裂伸长率从60. 5%降低到57. 1%,沸水收缩率从9. 4%降低到4. 1%;在纺丝速度为4 500 m/min时,适当提高拉伸倍数可提高分纤母丝的结晶度、取向度和力学性能,降低分纤母丝的沸水收缩率;纺丝速度与拉伸倍数的变化对分纤母丝的晶型的影响基本一致,在较小范围内并不能使分纤母丝的晶型发生转变,但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纤母丝部分γ晶型转化为α晶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