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4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72.
用冷冻蚀刻法研究银屑病表皮细胞膜.见到棘细胞膜内颗粒增加,裂隙联接(GJ)数量增多,细胞间隙增宽,而中药克银方(三方)治疗后膜内颗粒减少,GJ减少,细胞间隙恢复正常.说明中药有抑制细胞活性及膜蛋白合成增多,可能影响细胞表面外壳糖蛋白.阻断过多形成GJ的能力.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74岁,右背部红斑伴糜烂、溃疡8个月余,加重1个月。皮疹初起为红斑,迅速增大伴糜烂、溃疡。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中小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CD3(80%+)、CD8(80%+)、CD4(50%+)、CD30(背景细胞+)、CD20(背景B细胞+)、CD56(10%+)、CD138(-)、TIA-1(80%+)、Granzyme B(60%+)、ALK(-),Ki67(60%+)。T细胞基因重排:TCR-β(+)。诊断: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经8次CHOP化疗后患者皮损愈合,随访3个月后患者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中药制剂对OVCAR3细胞OVCAR3的药效学.方法 以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检测榄香烯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对OVCAR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JC-1检测上述药物对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CCK8法检测它...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腊标本的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survivin表达率分别为96%和2.9%(P<0.01).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13例表达阳性(26.5%),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不良相关.结论 survivin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p53过表达提示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6.
<正>患者女,31岁。左足底反复发作红斑、丘疹伴疼痛5年,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近10枚黄豆大红色斑丘疹,伴轻度疼痛,散在分布的斑丘疹逐渐融合形成肿胀性斑片,斑片中央压痛明显,遇热加重,大约每半年复发一次,每次发作前均无特殊诱因,平均7~10 d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原皮损处出现表皮剥脱。2015年复发时出现发热,体温38.5℃,外院疑诊丹毒,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1周,自觉无明显疗效,随后自愈。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05/2017-04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9例77眼,根据HbA1c水平分为低HbA1c组(HbA1c<8.0%)24例47眼和高HbA1c组(HbA1c≥8.0%)15例30眼,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2例44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HbA1c水平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高HbA1c组患者HbA1c(10.45%±1.30%)、FBG(10.67±1.64mmol/L)、2hPG(15.98±1.38mmol/L)水平均高于低HbA1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SRT)、黄斑部体积(CV)及平均黄斑区厚度(CAT)均低于高HbA1c组和低HbA1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2型DM患者CSRT、CV、CAT与HbA1c、FBG、2hP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

结论:HbA1c水平与D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具有相关性,可一定程度上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为其防治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8.
背景:近年来,葛根素作为植物雌激素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对实验动物及成骨细胞的研究较多,但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甚少,缺乏实验资料。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体外培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采集术中取下的股骨颈松质骨,采用骨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松质骨成骨细胞,将细胞传代至所需数量。对照组给予不含葛根素的培养液,0.01,0.1,1 μmol/L葛根素组分别给予含相应浓度葛根素的培养液。成骨细胞与不同浓度葛根素共培养1,3,5 d,观察成骨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共培养不同时间点,0.01-1.00 μmol/L的葛根素随浓度增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不断增强(P < 0.05);培养第3 天,各浓度葛根素组细胞吸光度值均最高。结果提示0.01,0.1,1 μmol/L的葛根素可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增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9.
朱俊平  张伟  杨怡  杨定彬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863-864,923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夹脊穴加电针与单纯用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止痛、止疱、结痂及减少后遗症方面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夹脊穴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通过收集世界不同地区刺络放血疗法的文献,比较了不同地区刺络放血疗法的放血量,发现在不同地区刺络放血疗法中,都没有对放血量做出明确的规定,从一滴两滴到放血致虚脱不等.总体来说,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放血量较少,而中东次之,欧洲与玛雅则最多.本文通过比较放血量发现,放血量不同不仅会产生不同疗效,还会因为放血量的过多或过少而对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