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检查167例SLE患者。结果表明: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表皮棘层萎缩与SLE患者血沉,血清抗DS-DNA抗体结合率、血清总补体及C_3补体、冷球蛋白、尿蛋白及临床活动性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表皮细胞内水肿与上述大部分免疫学指标及临床活动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角化过复及胶原纤维嗜伊红染色增强与上述所有免疫学指标及临床活动性均无相关性;上述五种皮肤病理变化与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及lgG,均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20岁,由于全身皮肤反复起水疱20年,近日加重于1990年8月23日入院.  相似文献   
33.
纤维上皮瘤(Fibroepithelioma)为一罕见皮肤肿瘤,国内未见报道,现介绍所见2例如下.  相似文献   
34.
<正> 患儿男,11个月。因全身反复起大疱,伴瘙痒9个月,于1990年8月15日来诊。患儿自生后2个月开始全身反复起水疱,瘙痒明显。水疱为米粒至蚕豆大,疱易破,经数天结痂,痂皮脱落不留瘢痕。曾在本市数家医院就诊,考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或“类天疱疮”等。应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发病期间无发热,食欲及二便正常。患儿为足月顺产,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头、颈、躯干及四肢(包括手足背)均有散在的米粒至蚕豆大小水疱,部分  相似文献   
35.
Spitz痣又称良性幼年黑素瘤。损害常为单发。多见于儿童面部,也可见于四肢和躯干。现报告近期诊治2例. 例1:男,3岁,蒙古族人,10个月前鼻尖部外伤后起一米粒大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小,略高起,红色,质较硬,近半年来停止发展。某院曾考虑瘢痕疙瘩。于1991年1月来我院门诊。系统检查无  相似文献   
36.
<正> 幼年黑色素瘤是一较少见的良性肿瘤。近期作者遇到1例儿童鼻尖部幼年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患儿男3岁。10个月前鼻尖部外伤愈后,发现有一米粒大小的红丘疹,半年增长至西瓜子大小,不痛不痒;碰破易出血,无溃疡,易愈合。曾诊断为血管瘤,瘢痕疙瘩。于1991年1月来我科门诊,考虑“孢子丝菌病,皮肤结核”,取活检病理证实为本病。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鼻尖部可见鲜红色卵圆形扁平隆  相似文献   
37.
38.
乳头乳晕过度角化症二例刘秀荣,刘跃华,张保如,袁兆庄例1女,22岁。未婚。因双乳房增大6年伴乳晕皮肤粗糙变黑2年于1993年10月就诊。查体:两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双乳房呈袋状向前下方下垂,似哺乳期妇女乳房,其底直径均为2lcm,高13cm,触诊软,未...  相似文献   
39.
浆细胞网状细胞增多症(Plamacytic Reticulosis简称P.R)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至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6年3月见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周××,男,43岁,农民。主诉:右侧臀部发现环形损害15个月,逐渐扩大。患者1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臀部中间有一黄豆大小的结节,呈暗紫红色,无痛痒,逐渐扩大成一分硬币大小环形损害,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体癣”,未予治疗。皮损缓慢向外发展,已有手掌大小,自觉患部有轻微的骚痒感,搔抓后有刺痛及烧灼感。既往体健,无结核、麻风接触史,无不洁性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