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01.
新疆某富铁铅银矿石氧化率高,矿石性质复杂,易泥化,导致有用矿物的有效回收异常困难。试验根据矿石特点,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组合用药强化铅、银回收,最终获得了铅品位60.12%、含银1 536.68 g/t,铅、银回收率分别为17.31%和61.55%的硫化铅银精矿和铅品位58.10%、含银2 569.97 g/t,铅、银回收率分别为36.83%和22.67%的氧化铅精矿,实现了铅和银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402.
张少博  陈雯  沈强华 《矿冶》2014,23(1):34-36
从锌浸出渣中获得铅银等有用矿物,不同于从原矿中回收铅银。要根据浸出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制定适宜的选矿方法。本实验采用了溜槽重选、摇床重选和直接浮选三个选矿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选矿方法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3.
张少博  陈雯  沈强华 《矿冶》2014,23(2):70-72
以锌浸出渣为原料进行了直接氰化浸出银的试验,银浸出率为32%。对该渣浮选得到的铅银精矿进行硫脲浸出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浸出参数,获得了84%的银浸出率。为类似的原料和银精矿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4.
贺斌  沈强华  陈雯  王宏志  杨柳青 《矿冶》2014,23(2):84-87
褐煤制备的煤基碳质吸附剂(CBCA)是一种高效吸附剂,用它处理模拟含砷(Ⅲ)的废水。依据试验数据,探讨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n、吸附时间t、吸附剂粒度M、初始浓度C0、溶液温度T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吸附效果因素大小排列为n>pH>t>M>C0,最后确定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4.0,n=16kg/1吨废水,t=180min ,M=160~200目,C0=3.0mg/L,T=25℃,砷脱除率η可达98.53%,这表明煤基碳质吸附剂宜于在含砷工业废水处理中作为吸附剂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5.
褐煤制备的煤基碳质吸附剂(CBCA)是一种高效吸附剂,用它处理模拟含砷(Ⅲ)的废水。依据试验数据,探讨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n、吸附时间t、吸附剂粒度M、初始砷浓度C0、溶液温度T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吸附效果因素排列顺序为npHtMC0,最后确定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4.0,n=16 kg/t废水,t=180 min,M=0.074~0.096 mm,C0=3.0 mg/L,T=25℃,砷脱除率η可达98.53%,这表明煤基碳质吸附剂处理含砷工业废水效果好,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6.
从锌浸出渣中获得铅、银,不同于从原矿中回收铅、银。根据锌浸出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制定适宜的选矿方法。本试验采用了溜槽重选、摇床重选和直接浮选三种选矿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三次扫选流程可有效回收铅、银,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7.
介绍了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性能特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类型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制备方法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08.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各扬所长,通过差异化的空间分工形成发展合力。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基于空间均衡理论,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空间分工需要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社会公平三个基本准则;结合国家和各省市主体功能区要求,提出未来一体化空间分工格局,明确重点都市圈的功能定住和发展导向等;最后提出一体化空间分工来来研究趋势与重点。  相似文献   
409.
陈雯 《中国纤检》2012,(11):66-68
评估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对水洗羽毛羽绒中耗氧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建立了该方法的定量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找出了该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且计算了公式中各个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了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10.
陈雯  赵玲  邱尚仁 《中国纤检》2010,(17):58-60
通过对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验方法》、FZ/T80001—2002《水洗羽绒羽毛试验方法》和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测试标准中羽绒气味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并对常见鹅绒和鸭绒样品进行测试验证,得出以下结论:GB/T10288—2003气味测定方法规定了明确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利于气味的准确判断;FZ/T80001—2002气味测定方法中样品预处理规定不明确,且判定结果没有详细说明;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官方分析法"规定的异味测定方法判定最为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