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Windchill的多物料清单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对物料清单多视图的有效管理,在分析物料清单管理业务现状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ndehill的多物料清单管理方案,给出了方案的体系结构,并对物料清单多视图的实现、批次物料清单管理和物料清单变更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2.
本文依据水下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利用重力、地形、地磁等匹配导航的辅助导航,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校准,设计了以惯性导航系统为主,以重力、地形和地磁匹配导航为辅的水下组合导航模式,提出了对水下组合导航系统如何鉴定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3.
陈继忠  刘鏐  孙宁 《导航》2008,44(2):37-41
惯导(INS)被认为是自主性最强、隐蔽性最好、应用最广泛,不受外界干扰的导航系统,而捷联惯导(SINS)以其诸多优点,成为惯性导航系统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DGPS和SINS测姿原理,并通过DGPS/SINS组合实现了冗余测量。通过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不同的DGPS卫星定位系统完成了近、中、远距离动态目标的姿态测量。  相似文献   
44.
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支路电流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钒液流电池所特有的支路电流损耗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建立支路电流等效电路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支路电流进行量化分析,并得出支路电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全钒液流电池外特性的影响。同时基于化学电池的经典三阶模型,通过引入受控元件的思想,提出包含支路电流损耗因素的全钒液流电池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发现,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支路电流损耗对电池系统外特性影响显著。尽可能地消减支路电流损耗,对于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和保障电池系统内部模块的电压一致性至关重要,尤其在电力系统领域大规模应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时,支路电流的研究对于工程前期规划设计和系统运行的操作维护,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陈继忠  吴铭  付平 《导航》2007,43(4):29-32
介绍了组合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对卫星导航系统海上试验与鉴定所要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论述。总结了以往对无线电定位系统和DGPS舰栽机海上鉴定的试验经验,提出了几个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本文针对烧结配用地矿的生产实践,采取了合理利用精矿库,加强地矿使用管理配料给圆盘安装变频调速器,提高消石灰配比、降低烧结矿碱度;提高烧结品位、加强岗位操作严格工艺制度等5项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烧结强度,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  相似文献   
47.
大约在18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看到好不容易收集的电却很容易地在空气中逐渐消失,就想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有一天,他进行了这样一个奇特的试验:用一支枪管悬在空中,用起电机与枪管连着,另用一根铜线从枪管中引出,浸入一个盛有水的玻璃瓶中,当起电机被摇动时,他自己一手拿水瓶子,另一只手去碰枪管……"突然,我的手受到了一下力量很大的打击,使我的全身都震动了……手臂和身体产生了一种无法形容的恐怖感觉.  相似文献   
48.
叙述有关空气静压气浮导轨运动机构的选用和设计 ,简要说明小尺寸零件直线度测量仪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运动机构能够保证整台仪器设计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网络化设计多主体、多模式、异地分布等特点,建立了一个支持多模式设计方法的通用型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系统,介绍了集成在该系统中的面向产品设计需求的协同工具,给出了典型协同工具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协同工具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可根据需求增减,亦可独立使用,从多角度满足异地协同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决高瓦斯特厚煤层顶分层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煤壁、上上隅角、煤机滚筒附近瓦斯经常超限的问题,采取优化两巷顺层钻孔、高位钻孔、煤壁卸压钻孔的参数,煤机安装吸风降尘装置、改进打钻装备、提高封孔质量、优化通风断面等措施后,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也为相似条件下的兄弟矿井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