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3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治国  卢军 《塑料制造》2006,(11):77-80
介绍了冲压模参数化标准件库开发的方法及设计思路,结合A型导套的实例,阐述了标准件模板和尺寸参数库的建立过程及设计方法,最后对系统实现零件自动生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变速弱混合动力轿车,考虑到起动发电一体化电机(Integrated starter and generator,ISG)转矩响应特性较快、转速/转矩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对其介入到换档过程时不同动力源输出转矩和离合器传递转矩协调鲁棒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体现DCT换档切换过程阶段差异性的动力学模型;考虑转矩相的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响应能力和惯性相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转速量测噪声和发动机转矩响应滞后),优化决策了动力源合成转矩;在需求转矩切换阶段,切换发动机转矩至驾驶员需求水平并退出ISG电机;基于系统效率最优对动力源合成转矩进行分配。基于Simulink的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换档控制策略能有效协调控制动力源转矩,并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干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为进一步验证策略进行的动态台架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有效地解决了DCT换档过程中ISG电机、发动机以及双离合器之间的实时转矩协调控制问题,使其具有较好的换档品质。  相似文献   
93.
康牧  赵治国 《控制工程》2003,10(3):219-221
并行处理机系统中负载不平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解决办法,但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讨论了如何确定一个处理机的负载已达到阈值和如何选择任务要送到的结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处理机只要有任务在运行就不能算是空间,由空间的处理机申请任务可以决定任务要送到的结点,用这种方法调度并行处理机系统比其他方法有更高的效率。本方法在同构的计算机系统和异构的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94.
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设备.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以包过滤和代理方式工作的防火墙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本文设计了一个工作在双网卡PC机上的实时透明的状态检测防火墙,该防火墙基于透明网桥模式,建立在Linux的Netfilter的框架上,通过对TCP和UDP的各个状态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维护一个在内存中的连接状态表,以实现实时的状态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95.
山东省政府日前公布了修改后通过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对经济适用房的管理作了细致规定,将于明年元旦起施行。  相似文献   
96.
王茹  赵治国  郑平  袁林江 《化工进展》2019,38(4):2003-2010
生物脱氮是一类经济有效的废水脱氮技术。反硝化作为废水生物脱氮的重要环节,常常需要额外添加有机物(乙酸钠、甲醇等)作为电子供体。基于有机物的反硝化具有高活性、易操作等优点,但存在运营成本高、产生大量活性污泥和温室气体、易引发二次污染等问题。寻求新型反硝化电子供体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铁型反硝化技术是以零价铁或二价铁替代有机物作为反硝化过程电子供体的新型废水脱氮技术。该技术具有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产物多效等优点,可有效破解我国低C/N废水脱氮难题。本文从现象提出、化学反应原理、生物反应机理3个角度简述了铁型反硝化的发展起源及反应原理;从技术效能、技术参数、技术强化3个层次介绍了目前铁型反硝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环保性、经济性、产物多效性3个方面分析了铁型反硝化技术的优势。本文涵盖了铁型反硝化的历史起源、现今状况和未来发展等三方面内容,以期推进铁型反硝化技术的实验室研发工作,推动铁型反硝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为探索焊接过程实现高稳定性工艺的潜在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钢结构制造中焊缝咬边及成形缺陷带来的焊后返修工作,提出并试验了一种利用埋弧焊渣金间随焊施加辅助外电场对渣金电导载流进行导流,进而提高焊接工艺稳定性的方法,并应用焊接电信号分析仪对弧压信号进行了采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钨电极作阴极利用电场在渣金熔体内部形成稳定的电导载流,可使熔渣电导性能得以改善,并引导电子进入电弧阴极中心以增强电弧的集聚程度.同时外电场作用也使渣金内部的带电粒子形成有序运动并在界面结合成低表面能的活性氧化物,又可改善液态熔渣在焊缝金属表面的润湿铺展性能.实施辅助电场引入的这些有益作用使焊缝形状、表面光洁度、尤其是焊缝边缘平直均匀性得到较好地改观,焊接过程工艺稳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8.
基于道路信息,使用驾驶员预瞄模型产生执行器输入是无人驾驶车辆在路径跟踪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对于车速较高与转弯半径小等工况,模型误差会导致较差的驾驶舒适性,车辆甚至失去稳定性。为提高无人驾驶车辆路径的跟踪精度,同时兼顾转向频度和车辆稳定性,提出基于粒子群多目标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预瞄距离自适应驾驶员模型,并将之应用于路径跟踪控制。首先,基于单点预瞄偏差模型,采用滑模变结构设计转向控制器;其次,以路径跟踪精度、转向频度和车辆稳定性为综合性能指标,设计了PSO优化算法,实现了驾驶员模型预瞄距离的自适应寻优。最后,在搭建的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与台架试验上,对所提出的预瞄距离自适应驾驶员预瞄模型进行了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预瞄距离能够适应不同车速和道路曲率,驾驶员预瞄模型能兼顾路径跟踪精度、转向频度和车辆稳定性等需求。预瞄距离自适应驾驶员模型结合道路与车速信息,增大对路况与车况适应性,为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提供可靠的输入。  相似文献   
99.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0.
2A12铝合金薄壁壳体的近净成形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挤压制坯与温冲压成形相结合的近净成形加工技术,对壁薄且外形复杂的2A12铝合金小型外壳体进行精密成形加工。将圆柱体坯料放入箱式加热炉内加热至(400±20)℃并保温一定时间,用猪油作润滑剂,在YX32-100型四柱液压机上进行温挤压制坯,然后在J23-63型冲床上进行温冲压成形。成形加工的2A12铝合金薄壁外壳体锻件,其内腔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1.6,内腔侧壁与底面的圆角小于R0.2 mm,内腔尺寸精度高且一致性好,无砂眼、毛刺、裂纹和折叠等缺陷;锻件除两端面留有加工余量外,其余部分不再后续切削加工就可以达到外壳体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形位公差等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