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以自制的锑掺杂氧化锡(ATO)@氯氧化铋(BiOCl)水性分散液为填料,自制水性含氟聚氨酯(WFPU)为成膜物,采用共混法制备了ATO@BiOCl/WFPU复合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和实验室自制隔热装置等...  相似文献   
132.
华龙一号机组主给水系统大量使用P280GH碳钢管道,并应用十八胺(ODA)在管道内壁吸附形成缓蚀膜,ODA可高效抑制腐蚀,避免管道失效和蒸汽发生器(SG)严重结垢。但OD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和成膜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严重制约了ODA的性能优化和推广应用,针对该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ODA分子头部的氮原子与碳钢表面铁原子形成配位键,促使ODA分子吸附“锚定”。所形成缓蚀膜的微观构型与ODA浓度相关。浓度较低时,缓蚀膜呈ODA分子尾链间交织较差的单层构型,随着浓度增加,缓蚀膜逐渐演变为ODA分子尾链间紧密交织的复杂双层构型。在ODA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缓蚀膜的构型不再显著变化,未吸附成膜的ODA分子最终积聚形成胶体微团。  相似文献   
133.
阐述了现有PDP红色荧光粉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改进生产工艺和制备纳米级红色荧光粉对近几年改善PDP红色荧光粉质量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4.
作为一种新型物理灭菌技术,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加热具有穿透深度大、传热效率高、无化学残留、适合批量处理等特点,可有效杀灭食品中的致病菌。然而,受物料本身特性参数、射频系统结构、物料周围介质等因素影响,非均匀加热一直是射频灭菌规模化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进一步明确食品射频灭菌过程均匀性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基于射频杀菌的机制及特点,对调控射频加热均匀性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梳理,包括调控物料介电参数、改变环境介质、优化射频加热系统等,为加热均匀性调控的进一步研究及射频灭菌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5.
人重组血管生成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从人肝细胞文库中扩增出血管生成素的cDNA,将其连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后,在大肠杆菌成功地表达出人重组的Ans融合蛋白和Ang非融合蛋白,表达量占体蛋白的25%,有明显的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和RNA酶及L929细胞粘附活性。  相似文献   
136.
王露 《安徽建筑》2003,10(2):23-24
试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研究建筑的发展过程,遵循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否定之否定和螺旋上升的规律。以及其对于我国目前建筑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选择紫花苜蓿协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并考察了石油初始含量、植株种植密度、菌剂投加量及营养物对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紫花苜蓿或铜绿假单胞菌修复,经过56 d的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高达72%。在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与微生物表现出明显的互生作用。当污染土壤中石油初始质量分数为0.6%,紫花苜蓿种植密度为20棵/dm2,土壤中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投加量为20 g/kg时,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且修复体系能够得以充分利用。适量的氮、磷营养物添加可进一步改善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8.
针对氯碱企业钢筋混凝土的严重腐蚀,从腐蚀机理和各环节的抗腐蚀控制阐述了延长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9.
The hydration mechanism of low quality fly ash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The hydration heat of the composit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was determined by isothermal calorimetry, and the hydration products, quantity, por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measur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thermalgravity-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G-DTA),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inding c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w quality fly ash on particle effect, but also improve hyd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ementitious system from various aspects compared with raw low quality fly ash(RLFA). At the early stage of hydration, the low quanlity fly ash acts as almost inert material; but then at the later stage, high chemical activity, especially for ground low quality fly ash(GLFA), could be observed. It can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hydration products containing more chemical bonded water, resulting in higher degree of cement hydration, thus denser microstructure and more reasonabl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but the hydration heat in total is reduced. It can also delay the induction period, but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is shortened and there i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econd exothermic peak.  相似文献   
140.
针对毛竹的抗拉、抗压与抗弯等力学性质以及在耐久方面的性能,对毛竹在工程上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双排毛竹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的结构形式、作用机理及施工方法,展示了毛竹管桩在浅基坑支护中的优势。通过浅基坑支护、竹桩围堰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工程案例,阐述了毛竹管桩在工程上的适用条件及其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