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工业技术   20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为了有效地解决汽车电动车窗夹伤乘员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电动车窗防夹系统——基于电机电流检测的纹波防夹系统。在硬件设计中,以S9S12ZCL32为核心,设计了电机电流采集及其处理方法;在软件设计中,验证了电机电流与外界阻力的关系,提出了利用电流积分的方法判断夹持力大小,并实现防夹功能。经过多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大厅东西向沿轴线长约800m,属超长结构。采用大质量法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的多向、多点、多维输入分析研究,主要考察行波效应对整体结构反应的影响,以及对地上钢结构树形柱和Y形柱、框架柱与折板网架间的撑杆以及折板网架间的空间倒三角联系桁架杆件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多点输入明显降低了地上整体钢结构的基底剪力反应,增大了各段钢结构的扭转反应。除折板网架外,地上钢结构的轴力及剪力平均超载比为1.2,弯矩的平均超载比为1.1~1.2。1段联系桁架的轴力、Y向弯矩和Y向剪力以及3段框架柱与网架间撑杆的双向剪力的平均超载比为1.3~1.4。  相似文献   
93.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大厅长约800m,宽约100m,规模大、结构体系复杂。屋盖竖向支承体系由结构树和Y形柱两种结构形式组成,屋盖采用折板网架。介绍了结构选型及构件布置特点,给出了各种荷载取值及相应计算结果,并对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弹塑性分析,详细分析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了结构柱计算长度系数取值及节点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94.
侯燕芳  蔡柳溪  姚佳伟  贺尧  李云 《表面技术》2023,52(8):151-160, 207
目的 解决钛合金材料固体颗粒磨损问题。方法 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手段,结合Johnson-cook材料模型和应变累积失效模型,对多颗粒连续冲击Ti-6Al-4V钛合金靶材的冲蚀特性和能量转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在颗粒以倾斜角度连续冲击靶材时,最大冲蚀应力呈现一定波动性。当颗粒在法向连续冲击时,靶材会快速进入稳定冲蚀阶段。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多颗粒连续冲击靶材的最大应力均位于靶材产生材料堆积的位置。在入射角90°和入射速度130 m/s下,当颗粒尺寸从50 μm增至150 μm时,最大冲击坑深度从3.124 μm增至8.997 μm。当颗粒尺寸超过100 μm后,由于加工硬化机制的影响,后续颗粒冲击产生的应力比第1次冲击产生的应力降低了30%~60%。在冲角为30°下,当摩擦因数从0增至0.2时,颗粒动能损失增大了22.69%。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对颗粒动能损失的影响逐渐减弱。结论 从微观机制上解释了入射角度和颗粒粒径对多颗粒连续冲蚀行为的影响,明确了摩擦因数对颗粒冲蚀过程中能量转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针对供水管网潜在的突发性外源污染,结合非稳态水力工况特点,改进监测用时的算法并以此构建选址模型,通过借助自适应粒子群k-medoids聚类算法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际案例对比稳态与非稳态工况下水力流通最短时间的路径,得出:非稳态工况下水力流通路径较复杂,改进后的水力流通时间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际供水管网。经过对自适应粒子群k-medoids聚类算法的调整,模型求解过程稳定性良好,输出结果理想——可直接定位监测点至管网节点。针对该案例提出了一套监测点布置方案:监测点数量为40个(占总节点数的3. 43%),平均监测用时为26. 4 min,污染入侵事件的有效监测率达到71. 67%。  相似文献   
96.
某L245集输管道腐蚀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集输管道的腐蚀失效行为,明确腐蚀特征、腐蚀类型及腐蚀机理,指导其防腐处理,从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几何尺寸测量、宏观观察分析了管道内外壁的腐蚀部位及宏观特征。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对管道材质进行了检验。在腐蚀穿孔处取样,采用扫描电镜对腐蚀表面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及微区能谱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穿孔管样的化学成分符合GB/T 9711—2017标准要求,金相组织无异常。管样以内壁腐蚀为主,腐蚀位置为4点—8点钟以下部位,外壁基本无腐蚀。腐蚀产物为片层状,且呈现出多层结构,其中最外层相对比较疏松,主要含有C、Si、O、Ca等元素,为表面附着的污垢;中间层和内层则比较致密,主要由Fe、O元素组成,并含有一定量的Cl元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由Fe_3O_4和FeOOH组成。结论管道内表面底部腐蚀及穿孔主要是由于油水呈层流状态,水在管道底部沉积,对管道底部形成电化学腐蚀所致,基本类型为溶解氧腐蚀,Cl-及表面腐蚀产物膜的破坏加速了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97.
我叫李云,重庆煤炭集团渝阳煤矿一名普通员工.1997年12月14日夜班,是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的一夜.为了少爬几步路,我取下了支护在钢梁上的木楔子,松动了被支撑的脱落岩石,头顶岩石突然垮落……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环境特点,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地域及特点,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李云  钱志均 《中氮肥》2013,(5):28-30
近年来,工业双氧水生产发展迅猛,然而,双氧水装置的生产安全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2012年中原大化"2·15"双氧水装置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更是将双氧水装置生产安全问题暴露了出来。本文结合我公司双氧水装置的情况,对工业双氧水装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在四个方面对CF—Ⅰ型机器人进行研究:第一,总体结构设计;第二,详细论述IBM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第三,通过分析和比较,设计并制作出了适应控制系统需要的倍频鉴相硬件接口;第四,编制出了一套完整的键盘示教、人工示教和再现软件。本控制系统经在样机上调试,证明其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通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