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文中基于PCI-X核,在FPGA中实现了上位机和DSP的接口设计,包括对DSP的读写访问和DMA数据传输,完成了上位机对DSP的程序加载、监控和高速数据交换,为通用DSP处理板卡的总线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2.
综合分析上吸式固定床及下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各自特点,提出复合式低焦油固定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建立生物质原料处理量为600 kg/h的中试规模试验装置并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低焦油固定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气化效率高、热效率高、碳转化率高、原料适用性广等优点,极大程度提高了燃气清洁程度,对于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化石燃料替代等领域的工业化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3.
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速、高精度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详细描述了SDRAM控制 器、采集时钟电路设计、系统抗干扰措施等关键技术的实现途径。最后介绍一种基于PCI总线高速高精 度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在该系统中ADC采用AD9430,存储介质采用高速大容量SDRAM,设计了专用 控制器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存储、读取等控制逻辑,并给出了系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4.
使用绿色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并掺杂增强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经过湿法纺丝制备复合气凝胶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全自动比表面孔隙度分析仪和单丝强力仪对制备的气凝胶纤维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气凝胶纤维具有多孔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断裂强度达到24.69Mpa,断裂伸长为38.54%。  相似文献   
35.
关联成像是一种新体制成像方法,能够解决一些传统成像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颇受关注。其中,又以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和空间光调制器(SLM)的计算关联成像发展最快。将DMD应用于计算关联成像,利用其调制速度快、反射波段宽的优势,结合压缩感知方法,可在多个波长上获取高质量图像,实现多波长关联成像。多波长关联成像在实现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赝热光场的有效产生、光场调制中衍射效应和调制噪声的影响,以及高质量图像重建算法等。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确定系统最佳工作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波长关联成像实验系统以验证效果,为关联成像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基于双平台开发多媒体CAI课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远  张卫杰  路平 《计算机工程》2001,27(7):182-184
简要介绍了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工具和基于单一平台开发CAI课件的流程,讨论了基于双平台开发CAI课件的流程,并以Director和PowerPoint为例详细阐述了双平台方案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双平台方案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该方案对CAI课件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7.
铌锆锭中七种杂质元素的ICP-AES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扫描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铌锆锭中铁、锌、铬、镁、钙、锰、磷等七种微量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用HF、HNO3溶样后,用1mLHNO3调节酸度,在高频发生器功率为1.2kW,观测高度为12mm,载气体积流量为0.8L/min的仪器工作条件下,不分离基体,直接用ICP-AES仪分析测定.该方法一次测定元素多,除磷外的元素的检出限在1μg/g以下,回收率为93.7%~101.1%,RSD<4%,样品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好,较好地解决了铌锆锭中杂质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8.
数据传输与互连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sisApertureRadar,简写为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当前的数据传输与互连技术分成基于网络、总线、交叉开关和专用技术等4类,分析了性能,并讨论了未来互连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SAR信号处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数据帧结构的通用串行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技术,设计了物理层和链路层,并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写为FPGA)完成了该技术的实现和测试。针对不同的SAR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数据传输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完成SAR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和模块之间互连。  相似文献   
39.
考虑土体强度空间变异性,提出了数字图像化随机场特征深度学习模型并进行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通过Karhunen-Loeve展开法离散边坡土体随机场并将离散结果转化为数字图像,建立起随机场图像与边坡功能函数值之间隐式关系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代理模型,进而计算随机场数字图像表征后边坡的失效概率。在建立CNN代理模型时,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贝叶斯优化和五折交叉验证以提高精度。最后以单层不排水饱和黏土边坡和双层黏性土边坡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随机场高维表征图像化和边坡小概率失稳情况下,所提CNN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逼近真实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而显著提高考虑随机场模拟的边坡可靠度分析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0.
针对两维阵列数字单脉冲测角,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首先完成一组无等效孔径变化效应的偏差测量,然后通过高阶多项式拟合进一步实现方位和俯仰联合测角,以改善测角误差性能.通过分析无等效孔径变化效应偏差角与方位和俯仰差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测角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