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苹果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得到迅速推广普及。但套袋易发生以黑点病为主的果实病害,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弱寄生菌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所致,常用杀菌剂对其均具良好的杀伤效果。然而因套袋后药剂无法直接接触果面,所以套袋前的药剂选择和使用尤为重要。2005年我们对不同杀菌剂组合在红富士套袋苹果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为了促进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从烟台各县市区共采集分离小麦纹枯病菌菌株40个,通过细胞核染色、菌丝融合反应、rDNA-ITS序列分析测定得到的纹枯病菌的群体组成;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菌株生长速率及致病力,比较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差异,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台纹枯病菌株属于AG-D、AG-4和AG-5三个融合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92.5%、5.0%和2.5%;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速率在5.33~13.00mm·d~(-1),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种生长类型,分别占总株数的55.0%、40.0%和5.0%;随机选取的AG-D融合群20个菌株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其致病力,病情指数在16.67%~68.25%,分为强毒力、中等毒力和弱毒力菌株三个等级;进一步的线性分析发现烟台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生长速率与致病力之间成中等程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正> 金纹细蛾、黄蚜是山东省苹果园的主要害虫,有一定的相同发生时期,50%百虫丹可湿性粉是溧阳农药厂生产的蛾蚜兼治的高效杀虫剂,有效成分是杀虫单和吡虫林,可有效的防治金纹细蛾和苹果黄蚜,现将1999年应用该药防治苹果金纹细蛾、黄蚜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苹果轮纹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状况,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90个采自山东省各地区的苹果轮纹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轮纹病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0.198 1±0.247 1 μg·mL-1和0.117 4±0.121 8 μg·mL-1。频次分布图显示,苹果轮纹病菌群体中出现了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和戊唑醇之间具有交互抗性;而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与代森锰锌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高敏感性和低敏感性病菌引起的枝干轮纹病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控苹果轮纹病的杀菌剂合理轮换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了筛选防治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了6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金纹细蛾2龄幼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阿维菌素(4.14 mg/L)>氯虫苯甲酰胺(5.86 mg/L)>高效氯氰菊酯(19.05 mg/L)>灭幼脲(83.60 mg/L)>杀虫双(93.74mg/L)>毒死蜱(157.53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金纹细蛾的防效最高,在药后15 d防效为81.93%,其次是阿维菌素,防效为75.90%,其他4种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防效均在60%以下,难以有效控制金纹细蛾的危害。因此在防治金纹细蛾时,优先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8%阿维菌素水乳剂,同时注意药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26.
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与孢子囊、气象因素及葡萄品种的关系。【方法】连续6年定点调查了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上的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时期,同时利用孢子囊捕捉器捕捉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并通过农田小型气候站监测田间气象数据,分析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与霜霉病初始发生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孢子囊发现后10 d左右,田间始见病斑;不同品种葡萄上霜霉病的初始发生时期有所不同:红宝石发病最早,其次为玫瑰香,蛇龙珠发病最晚;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中降雨量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的主导气象因子。【结论】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多种直接又简便的预测方法,用于葡萄霜霉病的预防防治。  相似文献   
27.
为建立快捷、灵敏检测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以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靶标,设计6条LAMP引物,对其特异性进行检测,优化反应条件并建立苹果轮纹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株苹果轮纹病菌反应结果呈绿色为阳性,而其它3株对照菌株反应结果呈橙色为阴性,表明了LAMP检测引物的高特异性。优化后的LAMP最佳反应条件:温度65℃、扩增时间60 min、FIP/BIP、F3/B3、LF/LB引物终浓度分别为1.0、0.25、0.5μmol/L。LAMP检测方法对苹果轮纹病菌DNA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00 ag/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田间疑似轮纹病组织检测结果发现LAMP方法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检出率高达68%,而传统分离鉴定方法的检出率仅为24%。表明所建立的苹果轮纹病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尤其适用于基层植保机构对于苹果轮纹病菌的田间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8.
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在小麦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小麦病害的有效药剂,是目前杀菌剂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三唑类杀菌剂开发、应用进展,防病增产机理以及在小麦主要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30.
50%翠贝干悬浮剂属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效成分为醚菌酯,它是以热带雨林一种食用蘑菇产生的天然抗菌物质strobilurin A为先导开发而来的,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并且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1-2]。为明确该产品对果树病害的防治效果,20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