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8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张金发  孙济中 《作物学报》1993,19(4):315-320
采用经测验具有良好近等基因性的两对近等基因系,研究窄卷苞叶基因对产量、品质共19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苞叶近等基因系比较,窄卷苞叶系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铃轻、子小、衣指低,果节多、结铃多,不易早衰,但两者差异显著性与遗传背景和试验地点有关。窄卷苞叶基因对棉花产量、衣分、单株果枝数,脱落率和  相似文献   
32.
用3个抗螨海岛棉与6个感螨陆地棉亲本配制36个F_1代组合,根据螨害级别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试验中抗螨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导地位,亲本的抗螨水平与配合力效应十分吻合,3个海岛棉螨害轻,它们的配合力效应负值较大,陆地棉中以当地品种鄂荆1号的配合力最小。36个组合中抗×抗和感×抗表现抗,而感×感仍表现感,其中仅12个组合(主要为陆地棉×海岛棉)具有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本试验中,抗螨性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以加性变异为主,广义、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88和0.74,估计出一组显性抗螨基因。  相似文献   
33.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棉纤维发育相关miRNAs及其靶基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miRNA (microRNA)是一类21~24个核酸长度的非编码小分子RNA(sRNA),它主要通过抑制或降解靶基因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试验利用在纤维长度上有显著差异的2个回交自交系BILs (Backcross inbred lines)的0DPA (Days post anthesis)、3 DPA的胚珠和10 DPA的纤维构建6个sRNA文库并进行Solexa 测序.以已公布的棉花D5基因组序列和棉属其他序列为参考,经分析共发现561个miRNAs,其中包括254个已知的miRNAs(属于40个miRNA家族),75个候选的miRNAs和232个新的miRNAs,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棉属miRNAs.通过miRNA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多数miRNAs负调控其对应的靶基因,少数正调控.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注释结果表明miRNA的靶基因在植物激素代谢途径中显著富集.  相似文献   
34.
本论文对沧州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问题展开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沧州市四个社区老年人(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较强,体育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健身带给他们的好处,基本养成了体育健身的习惯。因为退休后老年人的闲暇时间较多,有足够时间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因此坚持的时间也都较长。  相似文献   
35.
突变体为基因分离和克隆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在前期预实验基础上,本研究用1.0%(体积分数) EMS浓度下对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 L.)石系亚1号种子进行4 h、5 h、6 h和7 h的诱变处理,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TM-1种子进行5 h、6 h、7 h和8 h的诱变处理,筛选出半致死、苗期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的处理时间。1.0%EMS溶液处理下,石系亚1号和TM-1种子的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6 h和8 h。同时利用该诱变条件进行田间较大规模的诱变处理,结果发现植株发芽率明显低于温室条件下的发芽率,并且出现了一定数目的畸变植株。该研究为后续棉花突变体的构建及突变性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棉花抗虫新杂交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转基因Bt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以一组高产,抗病或抗虫品种(系)为母本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新材料,结果证明以无蜜腺棉与Bt转基因品系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最好,是一种理想的抗虫新材料。  相似文献   
37.
38.
茶叶澳州SC27菌剂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小区及大面积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浇施澳州SC27菌剂3.0L/ha和6.0L/ha可显著改善茶树的整体生理机理,增加茶叶长度、重量以及新梢密度,提高鲜茶产量8.77-30.70%。,同时可显著提高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茶多酚及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39.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海岛棉7124为共同亲本分别与陆地棉品种徐州184和中棉所12杂交,同时以陆海杂交选育出的中长绒系67为父本与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杂交,分别对上述3个组合进行世代均值分析。除麦克隆值外,所有性状在各组合中都存在加性效应(d),而非加性效应的存在与否则因性状、组合不同而异。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未检测到显性效应(h),株高、子指、铃数、绒长无加性×加性效应(i),果枝数、子指、铃数、衣分、绒长和强度,不存在加性×显性效应(j),而显性×显性效应(l)则在各性状中都检测到。通过遗传模型分析发现,当h+l>d+i时则存在超亲杂种优势,j对杂种优势没有贡献。理论上超亲优势的产生共有10种可能性,在本试验的3个组合中实际发现7种,主要有h>d,l>d和l>d+i,而h>i,l>i,h+l>i未出现。因此,显性效应(h)和显性×显性互作效应(l)是本试验中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0.
我国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的系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截止1994年底,我国育成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共204个,其中有52-128、岱字15、中棉和乌干达棉血缘的品种(系)达186个,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