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业科学   5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刘莹  祝善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15-13718,13747
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选择19861、995年的Landsat TM以及2006年的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根据国家分类标准以及地区特征,利用人工解译和监督分类结合的方法提取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大幅减少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明显增加,综合土地变化速度为0.68%。  相似文献   
92.
田间试验证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水分效应、温度效应、经济效应显著。6种不同覆膜方式中,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的效益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次之。玉米播种期0~20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覆盖高于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尤其拔节期前最为显著,可提高2.4~2.6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从播种至大喇叭口期比播期半膜平覆平均提高44.0~63.2 mm,增幅达38.00%~39.47%,从而满足了玉米出苗及前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水分,有效缓解了玉米"卡脖子旱"。3种全膜覆盖方式,即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降水利用率分别达75.9%、67.9%、66.1%,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提高16.9%、8.9%、7.1%。3种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中,秋季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产量最高,达9205.5 kg/hm2,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增产54%。3种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达31.8 kg/(mm.hm2),比播期半膜平覆提高5.25 kg/(mm.hm2),其中秋季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最好。3种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了42.65%,其中秋季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方式最高,增幅达59.47%。在玉米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和有效积温均是: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秋季半膜平覆〉早春半膜平覆〉播期半膜平覆。全膜双垄覆盖增加了地积温,使宁夏南部山区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建议在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大力推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分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乙醇分级沉淀,得到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分级组分:WPFH60、WPFH70、WPFH80,经Sevag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后备用。通过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试验来评价3个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与BT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PFH60、WPFH70和WPFH80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WPFH70对O2-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311.1和179.9μg.mL-1;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及MDA生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94.3和174.5μg.mL-1。WPFH60、WPFH70和WPFH80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具有抗氧化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4.
‘河套’蜜瓜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及软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莹  刘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0):152-157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为明确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和果实软化特性。以达到采收成熟的‘河套’蜜瓜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期果实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蜜瓜果实中活性氧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O2·-产生速率在贮藏后期显著增加,H2O2则表现出双峰段的变化趋势;(2)在贮藏期间,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OD、CAT、AP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三者先后达到活性峰值,维持一段时间高活性水平后开始下降;(3)贮藏初期,LOX和PG活性均极低,分别在贮藏5天和4天后二者活性迅速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LOX活性迅速下降,PG活性则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直至贮藏结束。‘河套’蜜瓜果实贮藏期间,过量积累的活性氧加剧了果实的衰老,同时PG和LOX共同参与了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95.
探讨了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工作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6.
以太阳能干制花菜干和摊晒花菜干为原料进行复水试验,得到不同复水时间的复水率,为进一步明确最佳复水时间、辅助质构法和色差法综合得出了最佳复水时间。结果表明,太阳能干制花菜干在复水3 min时,摊晒干制花菜干在复水6 min时,复水率可达80%以上。为了更加明确最佳复水时间,进一步进行剪切力试验得出,太阳能干制花菜干复水8 min时剪切力最小,摊晒干制花菜干复水后9 min时剪切力最小,综合色差值测定得出,2个复水时间下色差值也较好。通过相关性发现花菜干在不同复水时间的复水率、色差L~*值、a~*值、b~*值、剪切力均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性。因此,质构法和色差法可辅助判定花菜干的最佳复水时间。  相似文献   
97.
以在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鼓粒始期至成熟期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性状,探讨了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叶生理参数之间高度相关,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品种根系可溶蛋白含量、可溶糖含量、SOD活性衰退幅度均小于叶片,表明在生育后期叶片衰老先于根系;不同产量类型间比较,相对高产品种较相对低产品种根、叶各生理指标衰退速率慢,相对高产品种根系较叶片衰老的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对低产品种。应在栽培上重视养根护叶及育种中加强根系生理性状的选择,延缓衰老进程进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8.
云台山蕨类植物的生活型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云台山生长着87种蕨类植物,根据其生长型特征,可将云台山分布的蕨类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地生型、附生型和水生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蕨类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随着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其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氰戊菊酯作为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菊酯类农药之一,为满足对其快速、简便、现场检测的要求,建立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方法,首先必须合成适当的人工结合抗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氰戊菊酯的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以葛花总异黄酮含量及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选用大孔树脂对葛花总异黄酮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X-5树脂对葛花总异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树脂体积;流速为2 mL/min;葛花总异黄酮上样液的质量浓度为2 mg/mL,速率为2 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为20 mL。试验表明,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经X-5处理后的葛花异黄酮含量可达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