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业科学   3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土壤修复菌剂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番茄产业稳定高效的发展,设施番茄土壤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在试验小区内施用土壤修复菌剂进行试验,对不同处理下设施番茄的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以及番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修复菌剂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土壤修复菌剂的土壤pH、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0.2%~4.6%、1.2%~5.1%、4.2%~11.8%、6.9%~23.8%、5.4%~7.9%和3.1%~7.7%;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真菌数量显著降低。由此可见,施用土壤修复菌剂,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12.
茄子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SmMYB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YZ14’(紫茄)和‘YZ3’(白茄)为试验材料,采用 同源克隆与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了茄子MYB 基因cDNA 及gDNA 全长序列,命名为SmMYB。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 全长1 035 bp,开放阅读框837 bp,编码 278 个氨基酸,与辣椒(Capsicum annuum L.)MYB 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71%;成熟蛋白的等电 点为8.47,具有2 个典型的DNA-binding 结构域且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gDNA 全长3 834 bp,包含3 个 外显子及2 个内含子。荧光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SmMYB 在茄子根、茎、叶、花瓣、果皮中均有表达, 但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遮光处理后紫色茄子果皮中该基因表达量变化与花青素合成量变化趋势相 似。推测SmMYB 为一个MYB 转录因子基因,正向调控茄子花青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3.
国家农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得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较大的调整。从而使得农地流转呈现出新的现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阶段所呈现出的新的特征,在对江苏省宝应县2个村庄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方向模型并与2000年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农户单位面积农业纯收入对于农地流转方向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农地流转方向从流出为主转变为流入为主的新局面,同时人均承包地面积、家庭受教育水平因子的影响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反映出宝应县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宝应县农地市场的发育成熟。通过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地市场流转的变化情况,以期得到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农地市场响应机理,进而提出一些规范农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4.
该研究测定了4℃冷藏过程中红阳猕猴桃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果实硬度呈现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采收时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5.
樊意广  冯海宽  刘杨  边明博  孟炀  杨贵军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6):202-208,294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作物的植株氮含量(PNC)信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实现农田氮素施肥的科学管理,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首先获取了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数码影像,并实测了各生育期的PNC、株高(H)和地面控制点(GCP)的三维坐标。其次利用各生育期的无人机数码影像与GCP结合生成试验区域的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并从中提取冠层光谱特征和株高(Hdsm)。然后将各生育期提取的Hdsm和数码影像变量与地面实测的PNC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相关性较好的影像变量和Hdsm作为马铃薯PNC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最后分别基于影像变量和影像变量结合Hdsm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Lasso回归3种方法构建马铃薯PNC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DSM提取的Hdsm与实测H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为0.860,RMSE为2.663cm,NRMSE为10.234%);各生育期加入Hdsm,均能提高马铃薯PNC的估算精度和稳定性;各生育期利用MLR方法构建的PNC估算模型优于BP神经网络和Lasso回归。该研究可为马铃薯PNC状况的高效、无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6.
自适应滴灌灌水器的水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检验自适应滴灌灌水器的流量自动调节效果,根据自适应滴灌灌水器的工作原理,利用负压吸气泵模拟土壤负压,进行了AD-1型自适应滴灌灌水器在流量补偿、流量自适应2种工作模式的流量均匀性、供水压力-流量关系、模拟土壤负压-流量关系等水力性能试验与研究,并分析了其适宜的工作压力。结果表明:AD-1型自适应滴灌灌水器增添的滴水状态控制结构,不仅保留了常规滴灌灌水器的流量补偿特点,还增添了感知土壤水分含量、智能化控制灌溉和流量自动调节的多重使用功效。在流量补偿模式下,灌水器在额定供水压力100kPa时的平均流量为14.71L/h,且流量均匀度高,流量偏差系数为9.79%;在流量自适应模式下,灌水器的流量均匀度基本不变,在供水压力30kPa和土壤负压最小值20kPa的共同作用时即可开始正常工作,并确定出最小、最大的适宜供水压力分别为30、50kPa。在适宜供水压力30~50kPa范围内,灌水器能根据土壤实际水分状况在0~11.22L/h之间实时、自动调节滴水流量,改变了常规灌水器被动出水的工作方式,真正实现作物、土壤的按需主动连续取水,明显地提高了节水灌溉设备的精准灌溉水平,既保证了作物正常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又促进了灌溉系统应用模式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干旱胁迫对分蘖期转基因水稻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尉荣蓉  隋亚珍  许萌萌  刘杨  赵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47-4749,4796
[目的]通过比较野生型日本晴株系水稻WT和OsCAS基因过表达株系水稻777在分蘖期的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OsCAS基因高表达株系水稻的抗旱能力。[方法]用10%和15%的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2种株系水稻的CAT、POD和SOD活性及MDA和Pro含量。[结果]在10%PEG处理下,WT和777的3种保护酶活性均有增加;在15%PEG处理下,WT的3种保护酶活性明显降低,777的3种保护酶却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活性;此外,WT和777的MDA和Pro含量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在同一胁迫条件下WT的MDA和Pro含量要明显高于777的。[结论]OsCAS基因高表达株系777在分蘖期较WT对干旱有较强的抗性,特别是在严重干旱胁迫(15%PEG)时优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6个台站近几年的质量分析,发现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技术规范性错误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掌握不够,对月数据文件的记录格式不清楚,对OSSMO 2004测报软件掌握不好,对各传感器及采集器的原理、维护缺乏必要的了解等.为了保证地面气象月报表出门合格率,提高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审核质量,根据呼和浩特市5个旗(县)自动站的运行情况,对地面气象月报表中常见的错误和其他常见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9.
为实现从畜禽废水处理中回收能源,先后以厌氧沼液、低浓度畜禽原水及高浓度畜禽原水作为进水,利用厌氧流化床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anaerobic fluidized bed microbial fuel cell,AFB-MFC)进行微生物产电及有机物去除研究,重点考察氨态氮质量浓度及COD(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对系统COD去除率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稀释后的沼液作为进水时,当氨态氮质量浓度达到387.6mg/L时,氨态氮对产电微生物产生明显的短期抑制,产电量下降7.0%,但经过5d的适应期后,系统产电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以畜禽原水作为进水时,系统COD容积负荷在12d内由2.3kg/(m3·d)提升至14.9kg/(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74.5%~88.1%;随着容积负荷的提升,系统产电量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最高输出电压为379.3mV,相应的面积功率密度为74.9mW/m2;由于进水pH值的差异,高浓度畜禽原水最高输出电压较低浓度畜禽原水低21.4mV;AFB-MFC系统内阻较低,仅为48.5Ω,此时功率密度为75.6mW/m2。本装置实现了畜禽废水的高效处理,同时获得电能,为其资源化处理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0.
不同耕作方式下旱作玉米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对比研究深松耕、免耕、旋耕和翻耕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温度、有机质、全氮、pH值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深松耕>翻耕>旋耕>免耕;播种前至拔节期土壤温度为翻耕>深松耕>旋耕>免耕,抽雄期至成熟收获期为免耕>旋耕>深松耕>翻耕;各耕作方式下0~20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均逐渐增加,与免耕比较,翻耕有机质和全氮均降低;生育前期土壤pH值波动明显,抽雄期后趋于平缓,土壤pH值平均值为翻耕>旋耕>免耕>深松耕。各影响因素与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分析表明,深松耕和翻耕土壤水分、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土壤呼吸速率呈负相关,且与深松耕措施下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除免耕外,其他耕作方式下土壤全氮、pH值与土壤呼吸呈负相关。该研究可为补充完善土壤呼吸排放机理、评估区域碳收支平衡及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壤碳调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