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2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保水剂对肥料淋失和百喜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保水剂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农业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草坪、种子包衣、果园、植树造林等领域.试验研究表明,保水剂聚丙烯酰胺(PAM)与肥料混合后施人土壤能减少肥料P和K的淋溶损失分别为27.0%~36.8%和11.5%~17.7%.在林下播种百喜草时,施用PAM能提高鲜草产量30.5%.  相似文献   
82.
重金属与土壤环境质量及食物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As、Cd、Hg、Pb和Se是对食物链造成污染的最重要元素。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内涵,讨论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性、来源以及重金属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并提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3.
Ca2+是重要的营养元素和细胞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水稻种子萌发成苗阶段Ca2+的作用还不明确。本研究对水稻萌发成苗阶段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Ca2+处理,发现幼苗的枝条长、枝条鲜重和干重以及叶片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然而,低浓度Ca2+处理促进了根的生长。因此,在水稻萌发成苗阶段不需要补充外源Ca2+。  相似文献   
84.
研究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层土壤碳库变化,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围垦年限、土壤类型演变及典型种植模式条件下,滨海围垦区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规律。2007—2009年,共调查采集了浙江省慈溪和余姚2市北部滨海围垦区域内耕层(0~20cm)代表土样2 353个。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和GIS空间插值算法,分别计算各因子之间的重要性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围垦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值9.78g/kg,变化范围在1.04~38.22g/kg之间,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不同种植模式或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种植模式"稻-稻"及土壤类型为在水稻土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8.13g/kg和21.42g/kg;而在"菜-菜""果园"种植模式与在滨海盐土、潮土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碳较为接近(介于8.30~9.48g/kg之间)。在不同围垦年限下,有机碳平均含量在7.14~10.96g/kg之间;除1724—1918年外,在其他围垦年限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围垦年限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机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稻"与"菜-菜","稻-稻"与"果园"之间有机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具有较高解释能力(22.87%),其次是土壤类型(8.68%)和围垦年限(4.12%),并且土壤类型与围垦年限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r=0.64,P0.001)。研究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变异上呈现中北部较低,西北和东南部较高的特征,并与种植模式的分布差异基本一致,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变化,而围垦年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京郊小麦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基础分析指出实现小麦高产向更高产转化,完成2010年小麦生产目标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北京政策、科技和社会经济基础优势,克服自然资源劣势。提出分两步走的观点:1995 ̄2000年以提高已有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挖掘现有品种的生产潜力和土地生产力为重点,加强土壤地力的培养;2000 ̄2010年以建立高效持久型高标准麦田为中心,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  相似文献   
86.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日本株的三种核酸型病毒AK-3、BGI-2、CO-4添食家蚕,并设清水对照,结果其生长情况、死亡率、全茧量,与正常饲养家蚕无显著差异;血液镜检没发现多角体;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病毒对家蚕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87.
牛流行热     
<正> 近年我国发生了牛流行热流行,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收集了国内有关资料,结合我们对牛流行热诊治的体会,综合如下。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亦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俗称四蹄捆、撮脚瘟。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传染病,临床以高温、流涎、流涕、呼吸急促和四肢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程短、预后好。病原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八十年代以前,牛流行热在我国还与家畜流行性感冒混为一谈,以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日本在1950年的大  相似文献   
88.
美国黑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莓(Rubus spp)原产于北美,属蔷薇科黑莓属多年生小灌木。其果实柔嫩多汁,色泽宜人,营养丰富,含维生素E、SOD、R-氨基酸等抗衰老物质,可鲜食或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等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区于1999年从上海园艺研究所引进试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获得了2年生果园666.7平方米年均产量为2093千克,产值为14150元的成效。为了提高美国黑莓产量,推动黑莓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在瓯海区临江镇横山村开展了美国黑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1981年10月,我受中国农学会的委托,陪同我国著名农民科学家刘应祥到美国,参加了第二届小规模集约生产食物国际会议。 这个国际会议的宗旨是提倡用少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小规模、家庭式的食物生产,使世界上贫穷、营养不良的人民得到自助。第一届会议于197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他巴勃拉市召开,当时我国没有派人参加。  相似文献   
90.
美国黑莓是近年来瓯海区引入的新兴水果品种,自1999年引入试种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取得了2年生果园年均亩产值达14150元的成效。为了推广良种,扩大种植,我们于2001年-2003年在原瓯海区临江镇横山村开展硬枝扦插试验成功基础上,共扦插2.2万支穗条,培育出合格的黑莓苗木2.0万株,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硬枝扦插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