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业科学   2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41.
242.
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后期钙的适宜需要量,旨在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52周龄的京红1号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4个处理的钙水平分别为2.91%、3.94%、4.38%和4.98%,试验期6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蛋鸡产蛋数、蛋重和不合格蛋数,每周以重复为单位统计采食量。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取3枚鸡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①不同钙水平对蛋鸡平均日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3.94%处理组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相对于其他处理组都有所降低;3.94%处理组的破损蛋率显著低于4.38%和4.98%处理组(P<0.05);②不同钙水平日粮对蛋壳厚度影响显著(P<0.05),4.38%处理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2.91%和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显著高于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的蛋壳强度最大,蛋壳比例最适宜,但二者在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通过建立蛋壳厚度与日粮钙水平间的回归关系估测日粮最佳钙水平为3.84%。综合本试验结果,在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条件下,3.84%~3.94%钙水平日粮能改善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蛋壳厚度、提高蛋重、降低破损蛋率,有利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43.
244.
试验旨在对乌蒙凤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乌蒙凤鸡为研究对象,构建DNA池,PCR扩增GH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H基因多态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H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基本性质(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卷曲螺旋区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蒙凤鸡GH基因存在8个SNPs,分别是T1453C、A1489G、A1512G、G2152A、G3206A、G3347A、C3452A和C3453G,其中G2152A、C3452A和C3453G只发生在无凤头乌蒙凤鸡中;C3452A、C3453G位于非编码区,T1453C、A1489G、A1512G、G2152A和G3206A位于内含子上,G3347A位于外显子5。突变后GH基因mRNA结构发生变化,自由能提高,稳定性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蛋白为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有1个典型的卷曲螺旋结构和疏水区,保守结构域在10~214位氨基酸之间,为非跨膜蛋白,且不稳定。结果表明,乌蒙凤鸡G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乌蒙凤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5.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探究2000—2017年中国9大农业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的空间分布,从省域层面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除外)地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并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耕地变化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快速提升,整体由“一强多弱”向“多强并存”格局演变,但省域发展不均衡,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735,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会带动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提高,与耕地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478。  相似文献   
246.
本试验中使用硅藻土50cm深度均匀拌粮,防治害虫效果良好;隔热挤缩保温板压盖粮面,低温储藏品质保鲜。文中重点分析了品种、吸附性、虫种、水分、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对硅藻土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7.
<正>近年来,文成县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畜禽养殖在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该县处在飞云江上游,为温州市民提供吃水源头,因此,如何防控畜禽养殖污染,做到综合治理、良性循环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48.
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与地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不同地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山西省小杂粮播种面积最大,甘肃省次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播种面积虽不及陕西省,但所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却较高。在不同小杂粮作物中,以马铃薯分布面积最大,谷子次之,其后依次是荞麦、绿豆,其他作物则分布相对较少。同时对小杂粮分布最为集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主要小杂粮作物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分为3个区,10个亚区,评述了各区主要小杂粮生产和分布特点,为合理开发小杂粮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49.
陕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水肥利用效率较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该地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少见报道。研究采用饱和D-416-A最优设计,在滴灌条件下设置16种水肥组合(T1~T16),分析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T10处理(灌水量为5 268.249 m·hm-2,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 290.119、290.119、167.449 kg·hm-2)和T5处理(灌水量为3 131.751 m·hm-2,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90.119、129.881、167.449 kg·hm-2)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处理2.95%~192.47%。在块茎形成期,T10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T5处理次之。T10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略高于T5处理2.55%,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30%~99.84%(P<0.05)。T5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水分生产率分别较其他处理高4.15%~111.55%和22.44%~152.91%。研究表明,与高水高肥组合相比,T5处理的水肥耦合模式明显节约灌溉用水和磷肥用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250.
90%乙草胺EC防除春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草胺除草效果稳定、安全性好,是在大豆上广泛应用的除草剂。为确定90%乙草胺EC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春大豆田杂草的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作物和防除对象试验作物:春大豆品种吉原1号。防除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