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91篇
  免费   10743篇
  国内免费   8079篇
医药卫生   142313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1609篇
  2022年   2495篇
  2021年   5790篇
  2020年   4186篇
  2019年   4056篇
  2018年   4125篇
  2017年   3689篇
  2016年   3455篇
  2015年   5210篇
  2014年   6531篇
  2013年   6093篇
  2012年   8910篇
  2011年   9768篇
  2010年   5945篇
  2009年   4735篇
  2008年   6512篇
  2007年   6495篇
  2006年   6533篇
  2005年   6487篇
  2004年   4457篇
  2003年   4212篇
  2002年   3555篇
  2001年   3220篇
  2000年   3307篇
  1999年   3440篇
  1998年   2230篇
  1997年   2162篇
  1996年   1565篇
  1995年   1458篇
  1994年   1266篇
  1993年   820篇
  1992年   1227篇
  1991年   1075篇
  1990年   931篇
  1989年   823篇
  1988年   712篇
  1987年   652篇
  1986年   503篇
  1985年   463篇
  1984年   249篇
  1983年   178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16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120篇
  1978年   59篇
  1976年   52篇
  1975年   55篇
  1974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软件系统探讨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中治疗心悸的病案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分析纳入的83个病案得出149味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甘温,主要归心、肺、脾三经,包括丹参、黄芪、炙甘草、麦冬等高频次中药。提取置信度为1的丹参,五味子→麦冬组合,可窥见生脉饮的雏形并衍生出10个新方,新方可分为五类,分别为行气化痰类、滋阴养血类、温通心阳类、益气活血类和化痰祛瘀类。结论:国医大师治疗心悸有规律可循,主要以“益气通阳”“养阴补血”“化痰祛瘀”为组方规律,标本并治。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目的观察比较指按法、针刺及痛温觉诱发电位(CHEPs)刺激器作用于正常人手三里产生的CHEPs,探析经络理论的小纤维神经感传方式。方法纳入1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检测指按法、针刺、CHEPs刺激器作用于手三里产生的CHEPs,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3种刺激手段作用于受试者手三里均可记录到CHEPs,指按法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20.69 ms(P<0.05),针刺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83.69 ms(P<0.001)。指按法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49.13 ms(P<0.05),针刺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215.69ms(P<0.001),指按法和针刺N、P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同刺激手段对N、P波幅存在显著主效应(F=0.424,P=0.658;F=1.289,P=0.290)。结论指按法、针刺均可诱发由小纤维介导的N、P波,且通过与CHEPs刺激器诱发电位比较,指按法及针刺传导的小纤维速度更慢,为无髓鞘的C纤维;指按法、针刺诱发的N、P波波幅改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5.
<正>医学科研论文大多涉及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正确合适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保证科研结果的正确性。虽然论文撰写的国际规范对数据统计学分析有明确的要求,科研人员也学习过医学统计学,但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准确描述统计分析结果,仍然是很多科研人员比较困惑的问题。有些作者在论文中误用、错用统计学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导致论文质量不高或者结论错误[1-3]。本文对某杂志2014年至2015年度送审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作者避免类似的错误,提升科研论文质量。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采用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针灸科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三伏期间收治的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疗法,对照组单用三伏贴疗法。三伏期间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敷9次,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治愈率45. 0%(27/60),总有效率96. 6%(58/60);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37例,无效9例,治愈率23. 3%(14/60),总有效率85. 5%(51/6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61、4. 904,P均<0. 05)。结论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三伏贴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7.
Backgroun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the husband’s semen (AIH) is an economical and noninvasive method of infertility treatment. However, AIH’s pregnancy rate is much lower tha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as its multiple and complex uncertainty factors. Semen quality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AIH.Methods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1,142 AIH cycle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including the general parameters and the semen quality parameters among clinical pregnancy, biochemical pregnancy, non-pregnancy group, age, infertility duration, infertility type, body mass index (BMI), cycle count, morphology in previously semen examination, and semen quality parameters on the day of AIH.Results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nly found on processed total non-forward and non-motile sperm count (N-TFMSC). The mean processed N-TFMSC in the biochemical pregnancy group was 6.37±4.27 million,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vs. 4.40±3.15 million or vs. 4.48±3.60 million, P<0.05). The study was th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rocessed N-TFMSC, Group 1 ≤5.0 million, and Group 2 >5.0 million. A statistical increase in biochemical pregnancy rate was observed when the processed N-TFMSC was >5.0 million (2.72% vs. 0.90%).ConclusionsProcessed N-TFMSC may be one of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n AIH’s outcome; it should be given equal attention the same as processed total forward motile sperm count (TFMSC).  相似文献   
118.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0,(18):3255-3259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肿瘤,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都不相同。尽管目前仍在努力为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但其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是肿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经典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定量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虽然化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但它带来的不良反应事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低复发风险(recurrence risk,RS)有可能超过化疗益处。21基因检测不仅可以预测这类早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还可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为患者增添信心。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