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凌晨血压增高(MBPS)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55例EH 患者行心脏超声和动态血压测定。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 患者155例有凌晨血压增高(MBPS 组)30例与非凌晨血压增高(NMBPS 组)125例,观察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差别。结果 MBPS 组 LVMI 大于NMBP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 组人群存在早期左心室肥厚,凌晨血压增高促进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 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 ,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组 ,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 (P <0 .0 1) ;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及心率下降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 ,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33.
糖尿病患者QT间期与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当前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现观察一批糖尿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与QT离散度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研究对象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经病史 ,空腹血糖和胰岛功能检查诊断明确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按其是否并发心 ,血管病分为两组。糖 1组 (无并发症组 ) 2 8人 ,男 11人 ,女 17人 ,平均年龄 5 9 5 4± 9 19岁 ,平均病程 8 0 7± 6 30年。糖 2组 (并发心 ,血管病组 )32人 ,男 10人 ,女 2 2人 ,平均年龄经 6 3 19± 9 4 7岁 ,平均病程 8 81± 5 6 2年 ,其中合…  相似文献   
34.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因此及时掌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籍此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有助于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新一代胸腔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测量、测量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我们应用此方法对67例心衰患者进行监测及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25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CA-IMT分成正常组25例、增厚组36例、斑块组64例,比较各组间RDW-cv及有关理化指标的情况.结果 各组间RDW-cv比较,正常组(11.00±4.07)<增厚组(12.81±2.78)<斑块组(13.95±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A-IMT与RDW-cv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RDW-cv之间关系密切,RDW-cv或许可以成为预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随着年龄增大,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有所变化。为此,选择70岁以上的老年人14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探讨他们的血压的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23.6 mmHg 分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 HRV 时域参数大小。结果 (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 HRV 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2)按 HRV 时域参数 SDNN≤50 ms 程度统计,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3)按 HRV时域参数100 ms>SDNN>50 ms 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程度越大,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越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口干、乏力10年,加重1月,于2011年8月27日入院.查体:血压106/62 mmHg,入院即刻血糖19.8 mmol/L,心电图:心率74次/min,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血液生化检查:肌钙蛋白Ⅰ 0.02μg/L,CK-MB 1.58 μg/L,诊断:糖尿病;冠心病. 9月1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时突发头晕、恶心、无力、大汗淋漓.查血压192/95mmHg,5min后复测血压204/104 mmHg.即时心电图(图1)示:心率99次/min,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与8月27日心电图(图2)对比:V1 ~ V3导联ST段分别抬高0.15、0.15、0.3 mV,V1~V3导联T波较前分别增高0.15、0.25、0.5 mV,患者当日晨起血糖3.38 mmol/L;血液生化:尿素氮8.67 mmol/L,LDH 253 U/L;肌钙蛋白0.033 μg/L.9月2日动态心电图(图3)又恢复到低血糖反应发生前的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