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4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降钙素原—细菌感染全身反应的新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感染的常用监测指标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生化特点、临床应用及其与CRP、细胞因子的比较展开讨论,为推广PCT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 PlGF)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3月,对61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其中男53例,女8例;平均年龄61岁.对冠脉病变严重的26例患者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支架置入术,术后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另取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抽静脉血测定血浆PlGF水平.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胸痛患者可分为冠心病组(n=45)与非冠心病组(n=16).冠心病组血浆PlGF水平为(10.70±0.49)n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4.53±0.64)ng/L和对照组(3.64±0.36)ng/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lGF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成强正相关(r=0.918,P<0.01).PTCA及支架置入患者术后30d随访,4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PlGF水平为(13.98±3.39)ng/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7.25±2.96)n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浆PlGF水平在不明原因胸痛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血浆PlGF水平越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血浆PlGF水平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潜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阐明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在53例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例正常腰椎间盘的MRI图像上,对腰椎间盘主要结构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左、右侧之间腰神经长度及宽度无显著性差异。CT对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显示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路径的重要手段,能显示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应首先选择CT检查,对疑似软组织病变者再联合MRI检查,以提高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24.
基因输送是基因治疗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作为运载工具,非病毒载体可避免病毒载体的安全性等问题.近年来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开发颇受关注,许多新的物理化学技术应运而生,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基因转染即磁性转染(magnetofection)是其中极具运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诺帝-褐藻酸钠微球(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将50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5组(n=10),于DSA引导下行靶血管灌注:A组灌注生理盐水,B组诺帝,C组KMG,D组5-氟尿嘧啶+KMG,E组诺帝-KMG。术前1天及术后2周行增强CT扫描,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前1天各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A、B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均大于C、D、E组(P均0.05)。5组间VEGF阳性率及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组VEGF阳性率及MVD均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诺帝-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0例,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静脉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Ⅱ组术毕静注5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Ⅲ组术毕静注2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3 mg);Ⅳ组术毕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 mg).PCA泵药物配制:900 mg曲马多加生理盐水配至总容量为100 ml.分别于术后2、4、8、20、36和48 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在术后2、4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4和8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术后2、4、8和36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36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在术后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Ⅳ组在术后2、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在术后2、4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 术毕单次注射2 mg托烷司琼,并通过PCA泵持续输注可在术后48 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术毕单次注射5 mg托烷司琼,术后短时间内可预防恶心、呕吐,但术后48 h已无此作用;而通过PCA泵中持续输注5mg托烷司琼不能预防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的技术操作及风险控制.方法 将14例患者病变椎体的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重建椎体三维结构,在3D MAX软件中根据器械尺寸建立虚拟穿刺针模型,在计算机上将2种软件重建的三维数据相互导入,并在2种软件中分别对病变椎体进行穿刺路径及参数的术前模拟评估,寻找出X线机导向下及CT导向下较为简便的穿刺操作方法并实施PVP治疗.结果 通过X线机导向下进行的术前模拟发现,按照模拟角度倾斜X线球管及影像增强器并使穿刺针整体投影至穿刺侧椎弓根影内,在透视监视下直线进针不会穿破椎弓根内缘进入椎管.按照模拟方法对14例患者的17个椎体行PVP治疗,其中3例胸椎转移瘤在CT导向下实施治疗,11例共14个椎体在X线机导向下完成治疗,术中出现椎旁软组织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1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状.术后患者疼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其中4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胸椎及腰椎的PVP治疗在可靠的穿刺方法支持下、在完善风险控制及处理预案的准备下,具有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推广的可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及其疗效。方法本组9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7例行MRI检查、6例行DSA检查、3例行CT检查。有6例行介入治疗。结果超声诊断BCS合并IVC血栓形成9例,MRI和DSA诊断6例,CT诊断3例,其中DSA和超声检查最敏感、准确。6例介入治疗均成功,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无急性肺动脉栓塞、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学检查对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诊断确切,介入治疗是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年龄在40~50岁较多见。糖尿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常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文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经门诊及住院诊疗的40~50岁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8例进行分析,同时与门诊查体中非糖尿病者的血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已治愈弱视患儿与正常视力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 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 并且进一步观察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0例 8~12岁经正规弱视治疗后弱视治愈儿童分为单眼弱视治愈组(40人, 弱视治愈眼40只, 而另眼为相对正常眼40只)及双眼弱视治愈组(20人40只眼)。2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P-VEP的潜伏期和振幅, 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结果: 3组双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弱视治愈组及双眼弱视治愈组的弱视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其中单眼弱视治愈组弱视眼明显低于双眼弱视治愈组。单眼弱视治愈组的相对正常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而与双眼弱视治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自身弱视眼比较P100 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弱视眼P100 潜伏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结论: 通过弱视治疗, 虽然患儿视力恢复正常, 但弱视眼及相对正常眼的视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对患儿视力及视功能恢复均有重要影响;仅针对增加视力的传统弱视治疗对于提高双眼视功能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