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中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4,Dll4)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大鼠分为正常组、光凝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光凝组、实验组、对照组利用532nm激光诱导建立双眼CNV模型。实验组在建立CNV模型后立刻玻璃体内注射25g.L-1Avastin10μL,对照组注射0.01mmol.L-1PBS10μL。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正常组和光凝组光凝后7d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正常组和光凝组(光凝后1d、3d、7d、14d)实验组、对照组(注射后7d)Dll4和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HE染色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铺片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后14d)CNV生成的厚度和面积。结果Dll4和VEGF在CNV区域有共表达。Dll4和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趋势...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对12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位置、外侵程度、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全组共127例患者,其中上段49例;中段67例;下段11例;Ⅰ期2例,Ⅱ期26例,Ⅲ期99例。 结果127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496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9.3枚;手术时间(325.6±9.3)min,出血量(316.0±18.7)ml。术后7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8%(76/127)病死率为1.6%(2/127)。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40.2%(51/12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5.9%(71/127),其中,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转移显著相关(χ2=0.005,P=0.006)。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5.0±1.9)个月,3年生存率51.8%。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42.1±3.4)个月,3年生存率74.5%;Ⅲ期生存时间(32.3±2.0)个月,3年生存率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6.2±2.1)个月,3年生存率34.9%;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5±2.3)个月,3年生存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1)。 结论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清扫率,同时又能筛选出潜在获益患者、延长生存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3.
<正>妊娠恶阻是孕妇在妊娠早期或中期出现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部分严重的妊娠恶阻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据报道,妊娠剧吐的发病率为0.3%~2.0%[1],目前,西医对于妊娠恶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黄体酮水平升高也可能导致胃肠蠕动改变,从而引起呕吐,  相似文献   
44.
蛋白组学作为近年来一门较为新型的学科和研究手段,已被应用于生命学科的各领域。笔者主要从中医证候与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与蛋白组学研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找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研究中相互渗透的切入点,并希望能为银屑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依据,进一步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5.
“请大家跟着我……”导游留声机般一遍遍重复的声音令人厌倦,我索性脱离大部队独自一人行走于黄山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上.一路上,似有若无的蒙蒙细雨沾湿了身边的花花草草,花儿越发娇艳,草儿更加翠绿——大自然在无人处一样展现出它的优雅与秀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HepG2细胞的过氧化损伤及对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将质量浓度为0.003 2,0.016,0.08,0.4,2 g·L~(-1)的T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48 h,另设空白组做对比,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与Bec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随着TP质量浓度的增加,HepG2活性下降(P0.05,P0.01);检测细胞上清中SOD,GSH-Px的活性,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表明TP可上调LC3Ⅱ与Beclin1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P0.01),免疫荧光法同样表明TP能够引起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的增多(P0.05,P0.01),均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TP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过氧化损伤以及过氧化损伤导致的自噬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黛力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黛力新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障碍程度,并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BC)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以及PD-L1在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22例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随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4、CK20在IBC中的表达,将IBC分为基底型(CK14+,CK20-)、管腔型(CK14-,CK20+)和双阴型(CK14-,CK20-)三种分子亚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分子分型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分析PD-L1的表达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结果:122例患者中,基底型43例,管腔型56例,双阴型23例;与管腔型肿瘤比较,基底型和双阴型肿瘤的病理分期多在T2期以上;与管腔型、双阴型肿瘤患者比较,基底型肿瘤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管腔型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基底型和双阴型膀胱癌患者(P<0.05);与管腔型和双阴型比较,PD-L1在基底型IBC中高表达(P<0.05)。结论:与管腔型肿瘤患者比较,基底型和双阴型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与管腔型和双阴型肿瘤相比,...  相似文献   
49.
马可鑫  陈晓芳  李玥 《中国肿瘤》2022,31(4):284-291
摘 要:类器官是来源于多种类型干细胞通过自组织方式而组成的三维结构,可模拟体内疾病与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成为近十年内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而肿瘤类器官作为一种可靠且稳定的体外肿瘤模型,可以捕获患者肿瘤的结构和突变特征,已在建立和分析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全文回顾了肿瘤类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可能在抗肿瘤药物开发和精准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很强侵袭性和致死性的胸膜肿瘤,其发病多与石棉暴露史有关,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1年,5年生存率<1%[2].其治疗方案众多,目前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本文就外科治疗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