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贫困农村居民死因调查分析与预防保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死因,为制定贫困县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睢县后台乡、尚屯乡和城隍乡,对其3a来的死亡居民进行回顾性调查。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结果: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新生儿病和先天异常占婴幼儿死因构成的69.2%;损伤和中毒占1~14岁组死因构成的60.0%;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45~64年龄组死因构成的55.1%,而65岁以上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3者占65岁以上死因构成的63.6%。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预防保健对策。  相似文献   
22.
办公室人员腰痛患病率抽样调查及康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办公室人员腰痛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及康复相关因素,为康复治疗干预和健康宣教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300名广州市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完成291份调查,应答率为97%。受访者年龄18—69(34.04±10.31)岁,腰痛患病率为41.9%。腰痛与工作体位有关(P=0.023);每日同一体位工作时间〉2h是腰痛的危险因素(P=0.005,OR=3.342,CI:1.445—7.733),年龄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患腰痛是影响因素之一(P〈0.001)。康复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被访者中对治疗腰痛最认同的方法是中医推拿按摩54.6%,其次为理疗18.2%;有68.7%的人知道运动也能够治疗腰痛;85.9%的人知道预防对于腰痛的重要性,其中只有10%的人知道如何预防:受访者治疗腰痛时首先选择保健按摩医院(中心)的占26.8%,康复科则列第4位13.1%。结论:广州市办公室人员腰痛的患病率较高,与年龄、体位和工作时间有关;他们对康复相关因素及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的认识度不高,值得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23.
厦门市不同吸烟类型与其他危险因素致肝癌效应修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吸烟暴露的单独效应,并分析吸烟在肝癌发病中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45例肝癌病例和961例健康对照进行危险因素调查,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BsAg、抗-HCV和黄曲霉毒素(AFB1)白蛋白加合物等含量的检测,针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调整的危险比(AOR)和95%CI.结果 女性被动吸烟暴露与肝癌有关联(AOR=2.35,95%CI:1.19~4.07);男性规律的吸烟与肝癌有关联(AOR=2.27,95%CI:1.14~3.31).在男性,吸烟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有正相关交互作用,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比(RERI)为98.70,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为81.0%(u=2.11,P=0.02);在女性,吸烟与血清AFB1白蛋白加合物浓度有正相关交互作用,交互效应RERI为2.69,归因交互效应AP为50.0%(u=2.60,P=0.01).结论 吸烟与肝癌的关联性有性别差异,尤其是在慢性病毒感染和具有较高浓度的AFB1白蛋白加合物浓度的人群中应控制吸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MoCA中文普通话版各条目用于厦门市老年人认知功能测评时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为MoCA的应用及条目优化提供建议。方法在厦门市6个区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 230名年龄≥60岁的厦门市户籍老年人,采用MoCA中文普通话版进行认知功能测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cheffe多重比较法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组间MoCA得分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条目功能差异(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DIF)分析,比较MoCA原始得分与调整得分(受教育年限≤12年者,加1分)后各条目是否存在功能差异,经Bonferroni校正后P<0.000 312 5为该条目存在DIF。结果厦门市老年人文化程度总体较低,文盲和小学文化者分别占39.63%(1 133/2 858)和28.04%(801/2 858)。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MoCA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3,P<0.01),而Scheffe多重比较显示,高中文化者和本科文化者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老年人MoCA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存在DIF的条目有:连线、复制立方体、钟表数字、钟表指针、骆驼和抽象维度的2个条目以及延迟回忆维度的4个条目等共11个条目,连线、复制立方体条目仅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群存在DIF,抽象维度的2个条目仅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人群存在DIF。结论MoCA的多数条目适用于各个文化程度的人群进行筛查,但应用连线、复制立方体和抽象维度的2个条目时建议考虑应用人群的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无失能期望寿命(DFLE)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调查研究2011-2018年数据,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和微观仿真法计算我国≥65岁老年人的期望寿命(LE)、DFLE、DFLE占比(DFLE/LE)及危险因素所致的DFLE损失,利用Bootstrap法估计95%CI结果 我国≥65岁老年人DFLE为14.27(95%CI:13.85~14.74)年,女性高于男性,经济状况较好者高于经济状况较差者;DFLE/LE为86.33%(95%CI:85.52%~87.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未定期体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吸烟和压力分别造成男性0.74、0.41、0.62、0.12年和女性0.82、0.42、0.19、0.20年的DFLE损失。消除以上4种危险因素,可使我国男女性老年人的DFLE分别增长1.73年和1.45年。结论 提高我国老年人DFLE应重点关注男性、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促进老年人定期体检和足量的蔬菜水果摄入、禁烟、缓解老年人压力等措施可提高我国老年人的DFLE。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方法收集345名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于厦门市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成Luminal A、Luminal B、BCL和Her-2/neu 4种分子分型,随访其复发转移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用寿命表法估计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未复发转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风险,同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地,采用Cox回归分析其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总复发转移率为36.5%,Her-2/neu、Luminal B、Luminal A和BCL型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依次为47.89%、35.26%、32.10%和29.73%。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表明,分子分型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P<0.05),Her-2/neu型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最高,是Luminal A的2.27倍(P<0.05)。BCL型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呈三峰分布,其余均为双峰型;Her-2/neu和BCL型首次高峰出现在术后第1年,Luminal A和Luminal B型则为第2年;4种分型的另一高峰为术后第5年;BCL型在术后第3年还出现一次小高峰。结论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且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不同,其时间分布呈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不断增加,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影响糖尿病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国外研究显示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关于社会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致。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小样本横断面研究,仍需更多纵向研究来证实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福建省厦门市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7-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厦门市抽取3043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厦门市调查的3 043名老年人中,患MCI者613例,MCI患病率为20.14%;多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对199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期间在某市四家“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并应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后复发风险.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腋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较大是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复发风险时间曲线呈现双峰型,分别出现在术后第2年和第5年,在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中叠加效应更为明显.结论 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术后随访和辅助治疗策略,将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