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7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高钾摄入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和ox LDL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 3 0只 ,随机分为 3组 :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 ;对照组予高脂饲料喂养 ;治疗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并添加钾剂饲入。将 3组的多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动物高脂饮食后血TC、TG、LDL c和HLD c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停止高脂饮食后血脂水平下降 (与同组实验前比较P <0 0 5)。治疗组服钾后 7d~ 45d血钾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但均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对照组高脂饮食 7d和 3 0dLPO的稳定终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较空白组和治疗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停止高脂饮食后 15d其MDA达更高水平 ;治疗组高脂饮食 7dMDA水平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高脂饮食 3 0dMDA水平较同期空白组升高 (P <0 0 5) ,但停止高脂饮食后 15d其MDA水平与同期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SOD活性在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脂饮食 3 0dSOD活性较空白组下降。对照组在 7d~ 45dox LDL水平均较空白组和治疗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治疗组高脂饮食7dox LDL水平开始上升 ,但与空白组比较未具显著性 (P >0 0 5) ,3 0d后ox LDL水平较同期空白组升高 (P <0 0 5) ,但停止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病人,姑息性单纯行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7例(14男,3女);入选时年龄58~77岁,平均(67.5±1.3)岁,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未行冠脉搭桥及经皮冠脉成形术的病人,采用PTRA及支架治疗,并对病人的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心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12~18个月,平均(14.7±3.1)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中心绞痛发作次数由每周(11.0±1.6)次发展为(4.8±0.9)次(P<0.01),12例病人心功能由原来Ⅲ级变为Ⅱ级,5例心功能没变,无1例心功能恶化;心脏超声心动图查LVEF(37.6±6.7)%发展为(45.3±9.1)%(P<0.01);SF-36调查表中评分总分由(65.3±4.5)分好转为(97.3±12.8)分(P<0.01),在评分中的健康和日常活动、自我感觉、总的健康情况部分也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病人,如病人按目前条件不能行冠脉搭桥获冠脉成形术,姑息性单纯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持续与间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现间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用药时间短,输入液体少、仍可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及临床心功能状况,并可避免持续用药所产生的耐药性,且副作用小,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上更优于持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  相似文献   
94.
我们最近发现一家族 3代 5人患Leopard综合征。并对一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和门诊初步随访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2岁 ,因反复心悸 2 2年 ,发热 3d ,呼吸困难10h入院。患者出生后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因发现心脏杂音 )和“先天性聋哑”并伴有全身性斑痣 ,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多。 6个月前曾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并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体格检查 :体温 38℃ ,脉搏 6 6次 /min ,血压10 5 / 5 5mmHg(1mmHg =0 133kPa) ,身高 15 2cm ,体重 4 7kg,眼距增宽 ,听力丧失 ,左肋骨畸形 ,见骨囊肿形成。双肺闻…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估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677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547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合并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20mm长病变、显著钙化病变和复杂病变(B2+C 型)患者的比例及平均植入支架数均较多。两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3.8% vs 1.8%)及总死亡率(3.0% vs 1.1%)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平均随访(11.9±3.8)个月,两组总随访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心绞痛复发率、随访患者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其 PCI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患者相似,提示PCI是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一个重点.药物支架的应用是目前最有希望防治再狭窄的方法.方法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2.6±4.4岁.所有患者常规Judkins法冠脉造影,狭窄程度在75%以上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置入CYPHER药物支架长度要求完全覆盖相关血管病变.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后严格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冠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的患者占70.83%,多为B型和C型病变.共置入CYPHER药物支架114个.13/114个(11.40%)药物支架为直接置入,其余101/114个(88.60%)药物支架在置入前给予球囊预扩张.81/82例(98.78%)患者获得成功,死亡1例(1.22%).7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1.4±3.6个月.复发心绞痛的患者10/79例(12.66%),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27名(34.18%)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复查.4/79名(5.06%)患者Cypher药物支架段出现再狭窄,3名患者进行了靶病变再次血管成形术(TLR).结论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有助于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心脏病 (CHD)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布及CHD预测指标。方法 :对 6 7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左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0 %、左主干管腔狭窄≥ 5 0 %判定为CHD。结果 :发现并发有CHD患者 (CHD组 ) 86例 ,平均年龄大于非CHD患者 (非CHD组 ) ,多支病变 4 8例(5 5 .81% )。CHD组中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多于非CHD患者。有无心绞痛症状与是否并发CHD无明显相关 ,各种瓣膜病变CHD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指征 ,心绞痛不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并发CH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至2005.05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成功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946例,按术后是否服用西洛他唑分为三联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n=1 032)和两联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n=1 914),比较其临床及造影基线特征以及30天和1年的临床结果.结果:三联组高血压病(60.4%比55.7%)、长病变(28.8%比25.8%)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两联组(11.7%比9.5%,P均<0.05).三联组30天死亡率(0.1%比0.8%)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1.5%比2.8%,平均<0.05)显著低于两联组.三联组1年MACCE显著低于两联组(8.4%比10.9%,P<0.05).两组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率无差别,但三联组心性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两联组(1.6%比2.9%,4.9%6.6%,P均<0.05).多变量分析表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1年MACCE风险(风险比:0.677,95%可信区间:0.525~0.871,P=0.002).两组出血事件及其它药物相关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望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及长期MACCE发生率,但还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