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大鼠肝再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方法 用生物高通量检测方法分析114只2/3肝切除大鼠诱导的大鼠肝再生中circRNA的表达变化,用miRanda和TargetScan网站分析大鼠肝再生的靶微小RNA(miRNA)及其mRNA,用基因本体论(GO)和IPA软件分析大鼠肝再生涉及的生理活动和信号通路,用Cytoscape v3.0.2软件构建大鼠肝再生的相互作用网络,用表达模式结合靶miRNA数量和功能挑选候选关键circRNA。 结果 在大鼠再生肝材料中检测到20 878个circRNA,其中,560个发生差异表达,它们中的126个能与117个靶miRNA结合,后者调节6510个下游靶mRNA。这些靶mRNA涉及细胞增殖、应激反应、物质代谢等生理活动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激酶A(PKA)、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其中,circRNA_03651、circRNA_03653、circRNA_04500、circRNA_05865、circRNA_11274、circRNA_13559等6种circRNA可能通过12种miRNA调节15种mRNA进而在大鼠肝再生涉及的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视为大鼠肝再生的候选关键circRNA。 结论 大鼠肝再生中560个circRNA发生差异表达,其中circRNA_03651、circRNA_03653、circRNA_04500、circRNA_05865、circRNA_11274、circRNA_13559等6种circRNA通过12种miRNA和15种mRNA的相互作用网络支配大鼠肝再生涉及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中化湿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病科门诊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中化湿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2组疗效差异。[结果]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用药物莫沙必利片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中化湿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左金丸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左金丸所含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基因,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疾病胃癌相关靶点基因,然后取两者的交集,得到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左金丸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三者相互关系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的插件cytohubba筛选出关键靶基因,并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关键靶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在线工具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3.7.1软件的ClueGO插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68个,关键靶基因15个,这些关键基因在ONCOMINE数据库的胃癌样本和正常样本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主要涉及对有机物质的反应、细胞凋亡的负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左金丸治疗胃癌的主要作用靶点及多靶点、多维调控、协同作用、整体调节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参苓白术散起源宋代,是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名方,其配伍精良、疗效确切深受历代及当代医家重视,于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方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更显卓著疗效,故该文对近5年文献关于参苓白术散在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与肺、肾、心三脏失调相关。六经辨证包含脏腑、经络、时空等概念,以六经辨病乃执万病之牛耳。六经病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六经"开阖枢",重视脾主四维枢机、少阳阳枢、少阴阴枢对六经"开阖枢"影响。临证当以六经"开阖枢"枢机,和脾胃枢机、肝肺枢机、肺肾枢机、心肾枢机,即以枢调枢,天地和而泰,则胃食管反流病自愈。本文从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以枢调枢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论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349例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酸碱测值分析说明:仅用血气值对酸碱失衡还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必须结合阴离子隙(AG)测定,才能鉴别复杂多重的酸碱失衡,分析了COPD 酸碱失衡类型过去误判的问题,对 COPD 酸碱失衡类型的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复方仙灵颗粒剂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观察复方仙灵颗粒剂抗劝脉样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复方仙产剂组其主动脉继样硬化斑块覆盖面积明显少于高脂饲料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优于中药舒冠片。其机制为抗氧自由基,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调节TXA2/PG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相关基因Mip5的表达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基因Mip5(GenBank登录号AY553870)的特性及其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变化。〖CX3〗方法:〖CX〗运用BLAST,spidey,psort,ClustalW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p5的相应特性进行分析,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研究基因Mip5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p5位于第13号染色体,其开放读码框为909bp,编码302个氨基酸,含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Mip5蛋白含有6个Kelch结构。 RT-PCR检测发现正常时,Mip5在心,脑,肾等组织中表达丰度较高,而在骨骼肌和肝脏组织未能检测到其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心肌组织中Mip5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在再灌注后3h达高峰,12h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上述结果表明Mip5为缺血/再灌注相关基因,可能在心肌缺血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8年2月,收集指针疗法(或联合内服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 3. 0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1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组(或联合内服药物)与对照组(内服药物)相比,在8项研究中的总有效率(RR=1. 17,95%CI 1. 11~1. 24,P 0. 00001)及在4项研究中的不良反应(RR=0. 16,95%CI 0. 04~0. 60,P=0. 007)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内服药物),且显著减少食管酸反流。但在提高食管括约肌压力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且安全手段,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该结论仍需更严谨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疾病早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后期可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损害长期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被完全阐述清楚。AP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共同参与密不可分。其中,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AP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医药可以多靶点,多效应,多给药方式等特点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干预AP的进展,已逐渐成为防治AP的新热潮。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AP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加强免疫抵抗和防御,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治疗AP,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治疗AP的全面综述。故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阐述,以期为AP的治疗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