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3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例 13 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  男性患者 ,19岁 ,大学生 ,于 196 0年在学校短距离急跑后晕倒 ,生前病史不详 ,据悉生于清贫家庭。送到本院急诊时心电图呈直线 ,开胸按压心脏 ,未能复苏。尸检 :除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局限性严重狭窄病变 ,心肌有轻度纤维化外 ,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任何病变。仅单支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病变 ,平日尚能正常学习活动 ,剧烈运动后引起心肌严重缺血 ,推测诱发了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至于患者冠心病早发 ,未能获知有关危险因素。至少可除外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因皮肤和肌腱部位未发现有黄色瘤。是否曾有何感…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直接注射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时细胞能否进入心肌组织并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方法:成年犬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移植组,移植组于移植前一天抽取骨髓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约为2&;#215;10^8)。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移植组于冠状动脉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培养基。6周后处死动物,比较其心肌梗死面积、瘢痕区毛细血管数量、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移植组各死亡4只犬,分别有8只犬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犬心脏标本病理研究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阳性率约为50%;移植6周后于梗死区的心肌组织内能够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阳性的细胞;移植组的梗死区面积和梗死范围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0.9%和35.0%,但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瘢痕区每个高倍视野(0.2mm^2)的毛细血管数量,移植组为5.33&;#177;0.58,明显高于对照组2.03&;#177;0.46(P〈0.01)。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6周时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及心输出量均显著上升[(3039&;#177;1164)比(1569&;#177;618)mm Hg/s,P〈0.01;(2951&;#177;793)比(1465&;#177;647)mmHg/s,P〈0.01;(1.88&;#177;0.33)比(1.41&;#177;0.29)L/min,P〈0.05]。③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6.01%,35.28%,P〈0.05)。④不良事件和副反应:在实验中仅在移植组l例实验犬的细胞注射部位观察发现一炎性包块,移植后6周时观察未见明确的恶性心律失常出现及肿瘤组织形成。结论:经冠状动脉直接注射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行且安全,它能够促进梗死区的新血管生成并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两切面对12例心肌梗塞(MI)患者左室容积(LVVs)和射血分数(LVEF)的定量测定进行了重复性观察。显示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的平均心动周期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3%和5.5%。EDV、ESV和LVEF观测者本身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6.6%、9.1%和6.5%,间隔15分钟检查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5%、8.1%和7.2%,间隔24小时检查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5%,9.4%和10.0%。提示2-DE无创性心功能定量测定可获得满意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SPECT心肌显像对比,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试验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39.4±5.1)%,1周内分别完成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试验和DISASPECT心肌显像。比较两种方法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符合率和Kappa值。结果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DISASPECT为64.0%,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二维超声为60.1%,异舒吉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二维超声为59.1%。以DISASPECT检测结果为标准,药物负荷二维超声识别存活心肌的特异性在85.7%~96.0%,各剂量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识别的敏感性和符合率以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二维超声最高,分别为86.5%和86.5%(Kappa=0.71);异舒吉与多巴酚丁胺合用时,敏感性比异舒吉单用、符合率比两者单用时均显著增加(P均<0.001),以异舒吉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二维超声最高,分别为84.6%和85.1%(Kappa=0.69),与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二维超声相当,且副作用更少。结论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的存活心肌,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二维超声的检出率与DISASPECT心肌显像相当,识别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好;异舒吉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合用,能提高两药单用时的检出率、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异舒吉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二维超声已达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单用时水平,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5.
10例冠心病患者于前降支腔内球囊成形术前、中、后5~10分钟和30~40分钟分别从升主动脉和冠状静脉窦取血测定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水平.结果显示术中及术后早期冠状循环中血浆ET的水平无变化,至术后30~40分钟有轻度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术中AN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30~40分钟降至术前水平;术中及术后ATⅡ的水平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6.
病例25神经原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头部创伤,由于中枢神经障碍,在虽无心脏疾病的患者,可以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科医生很少遇到此情况.记得1966年正值"文革"红卫兵大串联时期,有一个16岁男性红卫兵在本院附近马路上因车祸头部受伤,由交警及其同学送到我院急诊,患者神智不清,头部皮下出血,无开放伤口,呼吸急促30~40/mim,口腔及鼻腔有淡红色泡沫溢出,两肺满布粗湿性哆音,心律齐,心率120次/分,未闻杂音,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总结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住院17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7±9.9岁(男:女=8.6),75%的患者有吸烟史。确诊所需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确诊时间≥6个月占43%。22.1%患者伴发心律失常,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主。15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74例(47.7%),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47例(30.3%)、24例(15.5%)和10例(6.5%)。138例有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痉挛发生在造影显示完全正常的冠脉占49.3%,发生在具有显著狭窄病变(≥50%)的冠脉占39.9%,右冠脉易发生痉挛。56例(32.6%)行介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治疗,158例(91.9%)联合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治疗。结论变异型心绞痛仍是易忽视的疾病,约50%患者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痉挛更常见,治疗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8.
小型猪冠状动脉置入过大直径支架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用置入过大直径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方法,在正常小型猪建立模拟人类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金属支架由316 L医用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将不锈钢支架固定在3.0 m m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球囊上,然后通过8 F大腔引导导管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球囊与血管直径之比为1.1~1.3∶1。  结果:支架成功置入4只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在支架置入后3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发生再狭窄,平均管腔直径狭窄为(55.80±23.06)%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内弹力板撕裂,广泛新生内膜增生及严重管腔狭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和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1.09±0.06 m m 2 和1.18±0.33 m m 2 )。平均百分狭窄面积为(86.80±9.24)% 。  结论:①使用直径过大的球囊扩张型支架可成功地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②该模型经济实用,其组织病理学表现与人类再狭窄结果十分相似,并可能有助于检测和评估再狭窄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9.
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肌型憩室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左心室肌型憩室的意义。  方法:对2 例经左心室造影和(或)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UFCT)诊断为先天性孤立性左心室肌型憩室患者,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  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壁局限性瘤样膨出,其颈部明显小于扩张的瘤体和左心室腔,瘤颈处室壁异常突出,酷似心脏破裂的室壁残端,其改变与MRI或UFCT相符。但是多普勒于瘤颈处可探及收缩晚期出和舒张期入瘤体的血流频谱,说明瘤体有主动收缩和舒张功能,非室壁破裂所致,从而构成了左心室肌型憩室的特征性改变。  结论:左心室肌型憩室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见与心脏MRI和UFCT影像结果一致。而多普勒技术对显示血流频谱特征性改变上有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0.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现为升高 ,其升高的幅度 (均 <3.0 ng/ ml)明显 <非 Q波型 AMI(2 4% >3.0 ng/ml)和 Q波型 AMI(90 % >3.0 ng/ ml) ,且一般 3天后即转为阴性 ,而 AMI患者 6天后多数仍为阳性。非 Q波型 AMI和Q波型 AMI急诊就诊时 Tn T的阳性率分别为 79.1%和 90 .7% ,住院后第 2日均达 10 0 % ,均明显高于同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率 ,两组 Tn T阳性在持续时间上相似 ,但在升高幅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影响 Q波型 AMI患者 Tn T的自然变化规律。  结论 :UAP患者 Tn T的变化与非 Q波型 AMI和 Q波型 AMI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