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ICU危重患者救治中固定护理小组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报道ICU危重患救治中同定护理小组的实施。根据患的病情需要及治疗要求,将科室护理人员依据经验、资历、培养的目标等,抽出4名组成一个同定护理小组,分3班连续对同一位患进行全方位护理,直到患病情平稳,解除特护或转出ICU。认为固定护理小组使ICU危重患护理得以连续实施,护患关系密切,并系统培养了一批护理骨干。  相似文献   
52.
0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修补为人熟知 ,但手术带来的开胸 ,体外循环的创伤仍然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和生理的伤痛 .人们已尝试了多种装置以期替代外科经导管关闭这类缺损 ,但因先前的一些装置递送鞘大 ,膜部再定位困难 ,残余分流率高 ,术后并发症多 ,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Am platzer膜部和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专为经导管关闭膜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而设计 ,国内外肌部室缺也已有成功应用的个例报道 [1 ,2 ] ,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国内外尚无报道 .我科在西北率先完成首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目前总例数达 2 4…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二次体外循环转流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0.3—24h)二次体外循环患者的预充与转流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评价其方法的实用性及对二次转流中存在问题的处理对策。结果:20例患者在二次体外循环预充中有11例预充一定量的红血球,9例全晶体预充,有8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中应用超滤。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4例,电击除颤3例:有1例患者术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当实施围手术期二次体外循环时,应加强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预充方法的管理,心肌保护应切实、有效;体外循环的预充液应以全血为主。在预充时未应用库血者,在转流中应逐渐加入库血并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54.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20例生物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了围术期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1临床资料自1999年元月以来,我们对20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施行了家庭康复指导,男8例,女12例;年龄35—54岁。术前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Ⅱ级5例,Ⅲ级13例,Ⅳ级2例。合并高血压3例,肾功不全1例。手术行单纯二尖瓣置换1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5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3例。2康复指导方式及内容对即将出院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进行评估,拟定家庭康复方案。病人出院前进行有关瓣膜置换术后家庭康复知识宣教,出院后利用宣传手册、咨询、电话、家访等形式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心理指导:采用心理疏导、暗示、认知、松弛、音乐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变化对类鼻疽发病的影响,为类鼻疽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地区2013-2017年类鼻疽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发病的降水量、风速、气温3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类鼻疽患者123例,平均年龄51.20岁,41~60岁组患者占53.66%。男性多于女性,占81.30%。临床表现为败血症的79例(64.23%),肺炎64例(52.03%)。7-10月为高峰期,其病例数占全年的66.67%。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风速等均有显著相关(r=0.765,P=0.004;r=0.614,P=0.034),与气温无显著相关性((r=0.358,P=0.25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三亚地区气候因素是类鼻疽发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降水量与发病数呈正相关,类鼻疽在降水量大的月份易流行,风速大加速类鼻疽的传播。三亚地区全年气温波动较小,与发病数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2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正确实施全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促进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的发展.方法2000年始至今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8例,术后1年存活率74%,最长存活时间5年6个月.监护小组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使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通过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率.仅2例曲霉菌感染,1例经救治存活,1例曲霉菌血液感染死亡.术后早期感染率仅为7%,感染死亡率3.6%.结论目前,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已不再是心脏移植手术本身,而是对手术成功后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保护患者,隔离病源,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有效地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PIHS)患者的血压、病情严重程度、蛋白尿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将眼底检查结果与患者血压、病情严重程度、蛋白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病情、蛋白尿成正相关(P〈0.05)。结论:眼底检查可为PIHS的诊断、处理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研究佛山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5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外伤的男女性别比为5.3∶1,多发年龄段是21~50岁,以撞击伤、拳击伤为主,工人、农民及学生患者分别占39.3%、31.1%和17.2%,59.5%的眼外伤发生在工作场所.结论:眼外伤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工人、农民及学生是高危人群,应重视眼外伤的预防知识宣传和眼外伤发生后的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