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运动疗法、中频电疗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华佗夹脊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肌张力评分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对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低下有较好疗效,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针刺减肥治疗机理。方法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相关穴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自身对照,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经针刺3个疗程,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减轻,腰围缩小,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P〈0.01);便秘、腹胀、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胃肠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肥塑形。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大麻素CB2受体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1: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电针(EA)+MCAO组、CB2受体拮抗剂(AM630)+EA+MCAO组、AM630的溶剂(V)+EA+MCAO组和AM630+MCAO组(n=8),线拴法制作MCAO模型,EA预处理在模型前2 h给予,AM630或其溶剂在模型前5.5h给予,于模型后72h行神经功能评分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的变化;实验2: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组和处理同上,EA预处理在模型前24 h给予,AM630或其溶剂在模型前27.5 h给予,检测指标的时间和方法同实验1;实验3: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和EA后2、6、12、18、24 h组(n=6).后5组给予EA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右侧大脑中CB2受体的表达.结果 实验1:与MCAO组和AM630+MCAO组比较,EA+MCAO组、AM630+EA+MCAO组、V+EA+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与MCAO组比较.EA+MCAO组和V+EA+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降低.与EA+MCAO组比较,AM630+EA+MCAO组和AM630+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与对照组比较,EA后18 h组CB2受体mRNA水平增高,EA后24 h组CB2受体蛋白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2受体参与了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延迟相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慢性咽炎,是教师等职业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应用中西药物治疗该病患者症状常反复而长期存在.对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师的病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比较了不同穴位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性差别,结果有160例进入试验;129例完成随访,进入试验时和6个月的随访时平均症状积分分别是23和15分.61(47%)例在6个月时不再符合慢性咽炎诊断标准.这两组不同穴位(照海穴、列缺穴)对咽痛,咽部不舒(异物感)等主要症状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1.04[95%CI=-1.7-3.7]),所以,在对该病患者应用针刺治疗时,这两组穴位的优选可考虑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95.
配方颗粒剂临床利弊点滴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中药产品系列,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饮片一致。不含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现就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利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相关穴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总结。结果:经针刺3个疗程,患者体重减轻,腰围缩小,不同切变率下全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红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P<0.01);便秘、腹胀、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胃肠动力学,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液粘稠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本校男性学员30名,年龄20~22岁之间,应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CV-300型),探头频率5MHz,由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治疗前及艾灸治疗后,测试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艾灸百会穴5d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报告显示:被检测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总动脉血液Qmean(平均流量)、Vmean(平均流速)及Vm in(最小流速)增加显著(P<0.01),脑血管Rv(外周阻力)、DR(动态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部外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脑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这对揭示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4岁之间,于月经前3d针刺三阴交、血海、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月经期针刺次髎、承山两穴,针后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治疗3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最大变形能力增强(P<0·01);纤维蛋白原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与血液的高“浓、黏、凝、集”状态有关,针灸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使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方法 :选择本校健康男性学员 3 0名 ,年龄 2 0~ 2 2岁之间 ,应用美国AcusonSequoia51 2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4 0MHz,由固定专人操作 ,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 ,测试右侧大脑中、后动脉Vmax(最大血流速度 )、Vmin(最小血流速度 )、PI (搏动指数 )、RI (阻力指数 )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结果 :艾灸百会穴 5天后 ,右侧大脑后动脉Vmin增加显著 (P <0 0 5) ,右侧大脑中动脉Vmax、Vmin及右侧大脑后动脉Vmax、PI、RI增加非常显著 (P <0 0 1 ) ,右侧大脑中动脉PI、RI各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灸百会穴可使右侧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脑血流量增加 ,脑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这对揭示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电针调控大鼠胃酸分泌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酸分泌的调控机制 .方法  75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在清醒状态下针刺双侧足三里穴 ,以空白对照、非经非穴作对照 ,三阴交穴作经穴对照 .同步测定胃液量、p H值及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血浆、胃液、胃粘膜胃泌素 (Gas)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含量 ,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腺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大鼠空腹胃液量明显减少 [(0 .30± 0 .11) vs(0 .6 3± 0 .12 )m L,P<0 .0 1],胃液酸度明显降低 [(30± 3) vs(4 1± 1)mmol· L- 1 ,P<0 .0 5 ],胃液 p H升高 .胃粘膜 Gas含量增多[(136± 17) vs(73± 4) ng· L- 1 ,P<0 .0 1],血浆 Gas含量下降 [(84± 2 2 ) vs (10 8± 30 ) ng· g- 1 ,P<0 .0 1],胃液 Gas无变化 ;胃液及胃粘膜 EGF含量显著升高 [(3.2± 1.1) vs(1.8± 0 .4) μg· L- 1和 (5 .1± 0 .8) vs(2 .4± 0 .4) μg· g- 1 ,P<0 .0 1],血浆 EGF无变化 .胃壁细胞泌酸小管不扩张 ,小管泡充盈不足 ,且数量不减少 ,非经非穴组及空白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抑制大鼠胃 G细胞Gas释放 ,降低血浆 Gas,增加胃粘膜、胃液 EGF含量 ;电针足三里可改变胃壁细胞超微结构 ,抑制胃壁细胞泌酸小管功能、降低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