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902例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近年来胃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200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疗的90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①902例胃癌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3.2:1,男性平均年龄59.7岁,女性平均年龄53.6岁。②男性患者中胃底贲门癌占54.5%,胃窦癌占21.6%,胃体癌占17.4%。女性患者中胃窦癌、胃体癌和胃底贲门癌的发病比例基本相同,约30%。③912个癌灶病理组织类型:胃腺癌占88.5%,印戒细胞癌占8.9%,黏液腺癌占1.0%。④615例分期明确的患者中,0~Ⅰ期占18.9%,Ⅲ期和Ⅳ期占69.3%。[结论]收治的胃癌具有男性(51~70岁)高发,男性贲门癌高发,胃癌发生部位上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ule of development of early cancer of gastric cardiac in vivo. Methods: A prospective cohort was held in the high incidence area of cancer of esophagus and stomach in china. One hundred and six persons were examined regularly by endoscopy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pro-cancer lesions of gastric cardiac by taking biopsy specimen. All specimens were diagnosed through normal pathological process. Results: The 106 subjects were examined twice in 1998 and 2002. Of 8 normal persons, 3 stayed normal, 4 turned to chronic gastritis, 1 developed early gastric cardiac cancer. Of 61 person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11 were observed to have gland atrophy, 4 with mild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2 with highly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9 subjects showing atrophic chronic gastritis, 5 revealed no change, and 4 became chronic gastritis. Of 22 subjects who revealed mild atypical hyperplasia, 17 resolved, 4 showed no change, and 1 advanced to highly atypical hyperplasia. One person with highly atypical hyperplasia reverted to mil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5 subjects with early gastric cardiac cancer without any treatment, 1 became advanced cancer, 1 still stayed in early cancer stage, 3 turned to atypical hyperplasia. Conclusion: 1.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ancer of gastric cardia would proceed through the stages of chronic gastritis, gland atrophy,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2. The early cancer and pre-cancer lesions of gastric cardia is reversible, though possessing malignant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16.
贲门不同位点癌前病变情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赖少清  王国清 《癌症》2001,20(3):317-319
目的:寻找与贲门癌发生相关的癌前病变。方法:通过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 186例受检者的内镜普查,在贲门区不同位点(贲门脊根部-内镜下 12°点位和对侧-内镜下 6°点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比研究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居民贲门区粘膜的不同位点上贲门癌发生的差异和癌前病变的差异。进行分组χ 2检验, P< 0.05有显著差异。结果:检出贲门癌 11例。 10例发生在贲门脊根部-内镜下 12°点位占 90.9%, 1例发生在对侧-内镜下 6°点位占 9.01%。贲门区粘膜的不同位点上癌前病变的类型相同,都可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肠化、萎缩和不典型增生;但慢性活动性胃炎在 12°点位检出率明显高于 6°点位, P< 0.05,与贲门癌的检出位点相一致。结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区粘膜的不同位点上癌及癌前病变存在差异;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与贲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病毒性食管炎内镜和病理表现特点以及病因检测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病毒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结果 16例病毒性食管炎内镜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食管溃疡,溃疡灶集中在食管胸上、中段.溃疡表浅为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清洁,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病理学表现为特征为鳞状上皮黏膜内有退变坏死组织,伴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基底细胞反应性增生.16例患者活检组织的蜡块标本单纯疱疹病毒检测结果 阳性,巨细胞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8型均为阴性.结论 毒性食管炎具有特殊的内镜和病理表现,对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能够确定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窄带成像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BI)内镜在寻找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隐匿性原发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以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常规检查(CT、MRI及内镜)未发现原发灶,使用NBI内镜进行鼻咽喉部检查,观察NBI内镜对原发灶的检出能力.结果 在53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中,NBI内镜对隐匿性原发灶的检出率为47.2%(25/53),明显优于影像学检查和普通内镜检查(0,P<0.001).检查的原发灶均具有病变小且浅表的特点,在NBI内镜下,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具有典型的特点,鼻咽部浅表癌病变表面可见细树枝状或扭曲线条状的新生血管,口咽、下咽和喉部浅表癌黏膜表面的血管形态表现出排列紧密的棕色斑点.结论 NBI内镜通过判断黏膜表面微血管的形态来发现病灶,能明显提高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隐匿性原发灶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