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7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464篇
医药卫生   1374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裸鼠胫骨部骨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裸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观察肿瘤局部生长和远处转移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9只6周龄雄性BALB/C裸鼠麻醉后,将前肢及左后肢固定,以1 m l TB针筒-29G针头从胫骨头关节窝,刺入骨髓腔缓缓注入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悬液30μl(约5×106个细胞)至骨髓腔,以建立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观察裸鼠生命体征变化。于濒死状态下处死,取右后肢及其附近淋巴结、肺脏和肝脏等标本,用40 m l/L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9只裸鼠中有6只模型建立成功。接种后平均48 d裸鼠出现跛行现象,右后肢胫骨部可触及米粒大小的包块,质硬,进一步发展至小鼠行走障碍。55 d后出现恶病质,解剖后发现右后肢胫骨部骨质疏松,局部有“腐肉”样组织突出髓腔,填塞肌肉间隙,病理证实为肿瘤组织。肝脏泛黄、被膜皱缩,镜下呈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结论:胫骨内注射细胞悬液制作裸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前列腺癌在骨骼微环境中的生长及转归情况,是研究前列腺肿瘤骨转移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62.
难治性肺结核是当前结核专科医院内遇到较多且不好处理的一种肺结核,其特点是病程长,病情重.耐药率高。并发症多,疗效低,预后差,经支气管动脉给药能提高有效血浆浓度从而杀死结核菌,促进病灶愈合。我们近一年来对10例难治性肺结核在常规全身用药的基础上,用异烟肼.环丙杀星经支气管动脉给药,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心肌梗塞(MI)43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和左心室造影结果:20例冠状动脉(CA)闭塞(46.5%),20例CA存在不同程度狭窄,3例(7.0%)正常。前壁MI单支病变多(14/25),下壁MI多支病变占多数(12/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容量(LVEDV、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与SCAG正常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MI中CA闭塞者与再通的LVEF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有侧支循环与无侧支循环及血管闭塞组中有无侧支循环的LVEF配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4.
合成了一种钢配合物[Cu_2(C_(34)H_(32)N_(10)(Br)_3)Br·2H_2O作为仿Cu·Zn-SOD催化剂,用核黄素-蛋氨酸光照法等证实它有清除的作用;ESR等证实它还有清除,OH的作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表明此铜配合物能降低活性氧自由基(和·OH)对心肌的损伤程度,对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Binswanger氏病10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6例Binswanger氏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病人突出表现进行性痴呆、反复脑梗塞、CT及MRI有典型表现,并有一系列生化改变。作者提出了本病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临床科研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创造性活动,是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源泉和保证,也是医院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院在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前提下,注重和加强了临床科研管理工作。坚持“科技兴院、质量建院、从严治院、勤俭办院、以医疗为中心全面建设医院”的建院方针,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潜心研究,创造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自1991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科技进步奖104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与第  相似文献   
67.
从1983年起,我们进行了《抑制铅烟、尘SR—QF覆盖剂》的研制及效果观察。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材料为几种多孔性、吸附力较强的矿物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分为底层和面层试剂.商品名为SRQF覆盖剂.  相似文献   
68.
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及联合治疗脑囊虫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和两药合用治疗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三组 ,完成治疗剂量后 3个月复诊 ,从头痛、癫痫发作等症状缓解程度及头颅MRI病灶改善情况两方面来判断及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①联合用药组在缓解头痛、控制癫痫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P <0 .0 5 ) ,在头颅MRI病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药物不良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不伴颅内压升高者 ,吡喹酮与丙硫咪唑合用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9.
对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历来为诸糖尿病专家和护理工作所探讨的问题,迄今尚无蒜美定论的方法。作于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Panch医院学习进修期间,对该院护士为糖尿病人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颇感兴趣。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操作方法是以脐部为中心,从最小半径4cm开始作圆.在圆周线上每隔3cm为一注射点,一圈注射完后再以一  相似文献   
70.
<正> 八十年代初由siegel等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国内学者郭峰等首先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证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多种传染性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愈后效果的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用花环形成法对我院近年来142名患者及正常体检者40人做了红细胞C_3b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测定,并进行了结果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