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栀子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商品等级野生和栽培的栀子样品,以D65光源、图像信息收集软件提取果皮颜色的色泽数据,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栀子饱满度信息进行量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6种成分的含量,利用两步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0个指标进行了分类比较,确定各传统鉴别主征的显著性和重要程度,建立栀子药材传统商品规格分类与果皮颜色的多重对应关系,探索果皮颜色与活性成分指标的相关性,为栀子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经过分析,药材可分为2类且有显著的区分意义,果皮颜色传统判别主征的重要性大于饱满度,对栀子的一、二等品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区分。该研究补充并重建了栀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标准,同时制定了栀子等级快速评判的方案,为栀子药材品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杜旭  袁源  简华宏  李晓凤  李建军   《四川医学》2022,43(12):1185-1191
目的 探讨渥曼青霉素对人黑色素瘤C816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PI3K/AKT/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C8161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2.5、5.0、10.0、15.0、20.0μmol/L)的渥曼青霉素或阳性药物(200μmol/L的5-氟尿嘧啶)处理,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然后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8161细胞形态,活细胞计数(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划痕法测定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情况,RT-qPCR测定EMT相关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NF-κB p65和p-NF-κB p65)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渥曼青霉素和阳性药物处理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N-cadherin、Vimentin、p-AKT/AKT和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增加了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渥曼青霉素处理组呈浓度依赖性;低浓度实验组对细胞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阳性药物显著降低了细胞的活力(P<0.05)。结论 渥曼青霉素可显著抑制C816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该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3.
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是目前国际上创伤、切口最小的外科手术之一。具有不损伤胸腔组织结构、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我们采用全电视胸腔镜共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袁源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249-4251
目的:探索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OP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行全盆底重建术,乙组行阴式子宫全切+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复发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乙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甲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疾病严重程度、前壁脱垂、传统手术方式、手术开展<6月均为POP复发的高危因素(OR=3.87,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在社区罹患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的老年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研究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OP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普通的健康教育,利用量表考核、对比两组患者的OP相关知识、健康信念以及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教育后OP知识得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三项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OP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理念的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对OP知识地掌握,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干细胞移植是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移植研究,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后者较前者具有来源广泛,伦理限制少等优势。 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至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建立稳定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模型。 方法:应用反转录PCR获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然后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插入到pcDNAⅢ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载体,并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体外检测携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取培养好的PC12细胞和胎鼠皮质神经元加入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生物活性。 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高水平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体外检测具有生物活性。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作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袁源 《大众健康》2004,(3):56-62
2002年1月22日,张松以公开竞争方式,上任珠海市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108.
河南省HIV-1型耐药毒株传播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不同佐剂与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滴鼻免疫Balb/c小鼠,观察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的效果,为发展黏膜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按比例分别与PorB(2类外膜蛋白)重组蛋白、蛋白体佐剂制备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G及抗体亚型分类,并检测鼻咽、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sIsA;采用FAC检测脾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和蛋白体佐剂疫苗组较无佐剂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高、蛋白体佐剂疫苗组好于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和蛋白体佐剂疫苗均能诱导较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且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可与蛋白体佐剂疫苗相媲美,可进一步论证是否可用PorB重组蛋白佐剂替代蛋白体佐剂,这为鼠疫粘膜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接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后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水平的变化,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的疗效预测指标。 方法 以尘螨致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完成免疫治疗1年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自评的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主观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IgE、屋尘螨(Dp)和粉尘螨(Df)sIgE水平的变化,并依据治疗有效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对免疫治疗前患者的基线血清IgE抗体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ROC曲线获得具有最佳预测效果的血清指标及其最佳临界值(cut-off值)。 结果 完成1年免疫治疗的SCIT组(50例)和SLIT组(58例)患者中,有效率分别为64.0%和65.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血清tIgE、Dp-sIgE和Df-sIgE水平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SCIT组有效患者血清Dp-sIgE水平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清Dp-sIgE/tIgE比值对SCIT疗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其最佳cut-off值为11.95%,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83.3%。而基线血清Df-sIgE水平对SLIT疗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其最佳cut-off值为27.95 IU/ml(4级),敏感性为52.6%,特异性为85.0%。 结论 免疫治疗前患者的血清sIgE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sIgE水平较高或sIgE/tIgE比值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