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2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51.
颈动脉体瘤应早确诊,早手术。术中结扎颈部动脉可引起脑血循环障碍导致脑梗塞等并发症,故应慎用。如瘤体与颈动脉粘连紧密,难以分离,需连同颈动脉一并切除时,则需将颈动脉的断端与颈内动脉吻合,以减少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钩突变异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192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CT、临床诊断后,按Messerklinger式手术操作,首先切除钩突,再处理病灶.观察钩突变异与病变的关系.结果钩突变异主要有以下几种钩突内移或外移、钩突气化及钩突增生.钩突变异对鼻窦炎鼻息肉术后转归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钩突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解剖学意义.钩突骨质增生直接影响术后鼻腔鼻窦功能的恢复.术前CT检查对手术及评估疗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夏枯草开音合剂对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术后患者嗓音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52例T1a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行Ⅲ-Ⅴa型CO2激光术,治疗组服用夏枯草开音合剂,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各服用1个疗程(3个月),同时辅以嗓音训练,随访6个月。通过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嗓音声学分析和嗓音障碍指数及生活质量量表观察,评价夏枯草开音合剂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及嗓音障碍指数(VHI)中的“生理”范畴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基频微扰( Jitter)、振幅微扰( Shimmer)、NNE、HNR、VHI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夏枯草开音合剂有助于改善T1a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术后患者的嗓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1911年Noon和Freeman采用变应原免疫治疗枯草热(花粉症),开创了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al immuno-thempy,SIT)的先河。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变应原免疫治疗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可以改变或下调机体的免疫反应。标准化变应原提取液对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JO-RRP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病情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下激光切除术(27例)和喉裂开造口激光切除术(9例),对复发≥2次/年或(和)病变范围累及≥2个解剖亚区的28例患儿术后1周给予干扰素治疗。结果:全部患儿术后均无明显误咽,28例(77.8%)已拔除气管套管。并发症包括:声音嘶哑8例,喉狭窄6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支撑喉镜下激光切除术和喉裂开造口激光切除术是治疗JO-RRP的有效术式,术后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抑制复发。  相似文献   
56.
喉返神经损伤之后,通常可以再生,但其生理性运动功能往往难以恢复。应用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受损喉返神经不仅可以提高神经再生能力,而且再生能力更加精确。本文回顾了神经营养因子对喉返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7.
p53基因表达、细胞增殖抗原Ki-67与下咽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下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84例下咽鳞癌石蜡标本,研究p53蛋白、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咽癌中p53阳性率为52.4%;Ki-67标示率为0~7%,平均为10.63%,中位数为7.25%.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Ki-67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53基因表达可作为下咽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Ki-67可作为临床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链mRNA的siRNA质粒转染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沉默Hep-2细胞中PDGF-B mRNA并检测细胞增殖。方法以脂质体lip2 0 0 0为载体,设计4组针对PDGF-B的siRNA片段瞬时转染喉癌Hep-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PDGF-B mRNA、PDGF-B蛋白的表达及干扰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脂质体组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SiRNA2、SiRNA3、SiRNA4组PDGF-B mRN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其中SiRNA2抑制率最高;与SiRNA1、阴性对照组及空脂质体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SiRNA-1、SiRNA-2、SiRNA-3组PDGF-B mRNA蛋白表达均有下降,其中SiRNA-2下降最明显,而SiRNA-4、阴性对照组及空脂质体组对PDGF-B蛋白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MTT法检测显示:SiRNA-1、SiRNA-2、SiRNA-3均明显抑制Hep-2细胞增殖,其中SiRNA-2对Hep-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且与SiRNA-4、阴性对照组及空脂质体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运用siRNA干扰喉癌Hep-2细胞PDGF-B mR-NA,靶向沉默PDGF-B mRNA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Tiam-1和MMP-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9例喉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iam-1和MMP-2的表达.结果 Tiam-1和MMP-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在癌组织中Tiam-1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解剖分型无关.在癌组织中MMP-2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解剖分型无关.结论 Tiam-1和MMP-2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对喉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
喉癌的发病率位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大体包括喉全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及喉显微手术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老年喉癌患者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