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评价国产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国产氟西汀和阿米替林随机双盲对照治疗严重抑郁障碍病人共16例。氟西汀组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51±s15a),口服氟西汀20mg,qd;阿米替林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1±16a),口服阿米替林75mg,bid。疗程6wk。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HAMD,HAMA,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病人的显效率均为75%。治疗后wk1,2,6末TESS评分值氟西汀组均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国产氟西汀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但副作用较轻微。  相似文献   
52.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培酮组22例,口服利培酮1.34±0.52mg/d;氟哌啶醇组20例,口服氟哌啶醇2.2±0.89mg/d,疗程均为8周。用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简明精神症状检查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临床总体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对BPRS各靶症状及阴性症状疗效显著,对阴性症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P<0.01),而且可提高MMSE的分值(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症状和嗜睡为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老年期精神障碍均有良好的疗效,利培酮对BPRS和SANS各常见靶症状疗效更显著,副反应小而安全,且不影响认知功能,更适宜于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53.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特点.方法:对36例老年组和随机抽取同期住院青年组、中年组各36例的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女性较多,文化程度低,病前婚姻、就业好,同住人口少,临床症状以幻听、被害妄想、紧张焦虑多,情感淡漠及残留阴性症状者少,疗效较好;老年组与中年组相比,除同住人口少,文化程度低,幻听多外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与青年期相比可能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54.
5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以往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紊乱有关。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代谢组学是基础生物学的一部分,能从系统水平反映机体的代谢途径,通过识别生物标记物来体现机体在疾病状况下的病理变化和对治疗的应答。如今,代谢组学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并彰显着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已经逐渐成为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该文归纳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以及肝损伤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其主要可能的机制,展望了其今后相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调查曲靖市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及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开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和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曲靖市某高校在校学生,开展知识讲座、宣传栏、宣传册等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用自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干预前后结核病知识调查,评估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0.89%提高到干预后的85.49%。对于结核病人治疗后需经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认其传染性消失后方可复学的由干预前的83.17%提高到干预后的97.76%,如果同学患了结核病,98.02%的学生选择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诊疗。对于尽早发现和治愈结核病病人等4项措施,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建立积极正确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显著作用,是高校预防控制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Alzheimer病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定Alzheimer病 (AD)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方法 应用加里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 (CDBQ)对 60例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①抑郁症状发生率 1 0 0 % ,以思维缓慢 (66 7% )、兴趣减退 (56 7% )、易疲劳 (56 7% )和心情不快(4 5% )多见。②激越症状发生率 93 3 % ,以易发脾气 (65% )、重复言语 (60 % )、徘徊 (4 6 3 % )和重复动作 (4 5% )多见。③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 78 3 % ,以猜疑 (50 % )、被窃妄想 (3 3 3 % )和疑病 (2 6 7% )多见。④其它多见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有记忆力差 (1 0 0 % )、易遗失物品 (80 % )和易分心 (68 3 % )。行为异常总发生率和抑郁症状发生率与病情严重度成正比。结论 AD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发生率高 ,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9.
60.
抗抑郁新药奈法唑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抑郁药奈法唑酮是一种苯哌嗪类化合物,具有抑制5-HT再摄取和拮抗5-HT2受体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主要产生mCPP,HO-NEF,P-HO-NEF3种代谢物,半衰期为2-5h,大部分经粪便排泄。奈法唑酮具有的抗抑郁效果,与丙咪嗪相当,副反应较丙咪嗪,氟西汀轻,对胆碱能受体,但受受体几乎无亲和作用,对α1肾上腺素爱体和性很低,不产生心脏毒性作用及性功能障碍,常见副反应有口干,嗜睡,头晕,恶心,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