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重组质粒pc DNA3.1/Sur P/Trail联合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能力。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分为4组,第1组转染重组质粒联合吉西他滨(联合组),第2组单纯转染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组),第3组单纯加入吉西他滨(吉西他滨组),第4组未加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Trail蛋白表达的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凋亡率。结果 (1)重组质粒组、联合组均有Trail蛋白表达,吉西他滨组、空白对照组则无Trail蛋白表达;(2)联合组SW1990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重组质粒组和吉西他滨组SW1990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重组质粒组与吉西他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质粒pc DNA3.1/Sur P/Trail与吉西他滨联可显著提高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阶段性观察大蒜素处理后Wistar大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ACF)的发展情况,比较和评价大蒜素对肠道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鼠给予二甲肼(DMH)皮下注射(20 mg/kg,每周1次,连续18周),分为大蒜素处理组和非处理组,每组分两批,分别于第8、16周处死,将美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 ACF均分布于中段及远端大肠(大部分位距盲肠50%~80%处),共发现肿瘤2个,均为高分化腺癌。大蒜素处理组ACF数目较非处理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素可以明显减少Wistar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的数量,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抑制CD24表达对SW620细胞粘附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了DLD1、HT29、HepG2、SW480、SW620中CD24的表达差异,通过抑制SW620中CD24的表达量来观察CD24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细胞系中CD24的表达量,筛选出表达量最高的,将其CD24的表达量抑制,看其对基底膜几种介质粘附能力的改变。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在消化道肿瘤细胞株中,CD24的表达是有差异的,其中SW620、HT29、HepG2中CD24的基因表达量高,而SW480及DLD1中CD24的基因表达量低;②低表达CD24后抑制了SW620细胞对四种不同介质的粘附能力。结论:CD24在消化道肿瘤细胞中表达是有差异的,抑制CD24的表达可以抑制其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是各种感染、重度烧创伤、休克及外科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1]。严重脓毒症病死率高达30%~70%[2],且大多进展至 MODS 导致死亡。肠道是 MODS 的“发动机”,脓毒症发病早期即可出现肠黏膜屏障损伤;而早期给予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和干预措施,可延缓或者减少 MODS 的发生,并改善脓毒症预后[3-4]。右美托咪定是围术期常用的镇静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还有助于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炎症反应,发挥脏器功能保护作用,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5-7]。本研究将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是否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发挥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增加,肺结节发生率逐年升高,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肺功能损害较大,而胸腔镜相对创伤小,患者更容易接受,近年来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可疑肺癌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焦点~([1]),但其术后的疼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及焦虑状态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进行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大肠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127例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普通结肠镜、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由后者预判病变病理性质,并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结果 普通结肠镜检查64例发现微小病变84个,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63例患者,单独用高分辨率发现微小病变147个,加用电子染色后共发现微小病变259个,其中包括102个平坦型病变.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判断病变性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00%.结论 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显著增加微小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并能较好地区分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878例患者行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检查,部分筛查出的疑似BE患者行CLE检查及活检,比较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疑似BE检出率及图象特点,对比分析活检病理及CLE诊断BE结果。结果普通胃镜模式下筛查出疑似BE患者46例(5.2%),I-Scan筛查出52例(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3,P〉0.05);普通胃镜模式下SCJ与CEJ间距间可观察到栅栏状血管者21例(45.7%),I-Scan可观察到35例(6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31,P〈0.05)。19例疑似BE患者进行了CLE检查及活检,CLE诊断B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和100%。结论I-Scan对SCJ与GEJ间距间栅栏状血管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疑似BE检出率;CLE使实时在体组织学诊断成为可能,诊断B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