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抗结核治疗对携带HBV的肺结核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TB治疗过程中HBV携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比较HPBE(S)和HLAMKO两种化疗方案对肝功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携带的TB患者 47例 ,非HBV携带的TB患者 170例 ,随机分成HPBE(S)和HLAMKO两个治疗组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 2wk检测肝功能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47例HBV携带的TB患者发生肝功损害 2 6例 ( 5 9% ) ,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40例 ( 2 4% ) ;在所有 2 17例患者中 ,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者共 66例 ( 3 0 4% ) ,其中应用HPBE(S)方案组 115例发生肝损害 5 3例( 4 6 1% ) ,HLAMKO方案组 10 5例发生肝功异常者 13例 ( 12 7% )。结论 HBV携带的TB患者应选肝损害小的HLAMKO抗结核治疗方案 ,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TTV)有否直接垂直传播途径及尿液传播的可能性 ,初步了解西安地区 TTV结构部分特点 .方法 参照文献 [1]在 TTV DNA ORF1区设计一套套式 PCR引物 ,建立 TTV DNA套式 PCR检测方法 ,对 16例血清检测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做了 TTV DNA检测 ,对 5 2例正常顺产孕妇血清及其婴儿脐带血同时检测 TTV DNA;并且对西安地区 1例原因不明而 TTV阳性肝炎患者的 TTV套式 PCR扩增终产物纯化直接测序 .结果  16例血清检测 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 TTV DNA检测未发现 1例阳性 ;在 5 2例顺产妇外周血中 ,9例 TTV DNA阳性 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 17.3%(9/5 2 ) ;而新生儿脐带血 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 7.7%(4 / 5 2 ) ;其中 ,母子同时 TTV DNA阳性 2例 ,单纯母亲血 TTV DNA阳性 7例 ;单纯婴儿脐带血 TTV DNA阳性 2例 .直接测序法测序 ,测得的 143bp序列用 DNAsis分析软件中国 1株 (BDH1)序列比较 ,二者同源性为 6 5 .0 %,差异率为 35 .0 %(>30 %) .结论  TTV可能不能通过尿液传播 ,但能经胎盘直接垂直传播 ,西安地区TTV流行毒株可能存在新的 TTV基因型 .  相似文献   
83.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occursmainly in China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threatensthe health and life of population, Hantaan virus (HTNV),the prototype member of Hantavirus (HV) genus, causesHFRS in human. In the structural proteins of HV, the nu cleocapsid protein (NP),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unctionsof viral RNA,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immunogen involv ing in the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infection.The pathogenesis of Hantaan virus infecti…  相似文献   
84.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EB病毒 (EBV)转化B淋巴细胞的最佳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环孢素A(C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三种方法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 (B LCL) ,比较建立细胞系成功率和所用时间。 结果 :EBV成功转化后的B LCL ,其体积增大并永生化 ,进而增生的淋巴细胞积聚成团。C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转化的成功率分别为 73.3%、2 6 .7%和 4 6 .7%。 结论 :CsA法成功率高 ,建立细胞系所用时间短 ,是建立B LCL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构建含人cD8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CD81在COS-7细胞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1-ICV)与cD81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我们构建的含人CD81全编码基因载体pMD18-T-CD81,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VAX1-CD81和空载体转入COS-7细胞;应用抗CD81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OS-7细胞的表达产物.结果:重组的含CD8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D81经酶切和PCR鉴定分析正确,并证明在COS-7细胞表面有效地表达CD8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含CD81全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D81,并在COS-7细胞表面有效表达CD81分子,该转染细胞可作为研究CD81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86.
现代医学模式多极化发展变化,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以及古老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均对传染病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染病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考察颅面部骨性眶缘的参数(眶缘面积、上下眶缘对角线长度、内外眶缘对角线长度)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及其在面颅老化中的意义,为临床年轻化治疗提供思路和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集114例不同年龄段的浙江籍成年人(青年男性22例、女性20例,中年男性23例、女性14例,老年男性18例、女性17例)颅面骨薄层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三维图像导出,采用Adobe Photoshop(2018版)软件测量上下眶缘对角线(L1)和内外眶缘对角线(L2)长度及骨性眶缘面积(S),对眶缘面积进行分区(S1、S2、S3、S4)测量和分析,对比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以上参数的差异。 结果 随年龄增大,男女性上下对角线长度有显著增加(P<0.05),但不同性别L1长度发生显著增长的时间段不同,在中年组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各个年龄组内男性的内外对角线长度均大于女性(P<0.05),但L2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P>0.05);男性的骨性眶缘总面积随年龄变化不明显,但眶缘平面分区面积S1、S2、S3随年龄增长而增大,S4反而缩小;女性骨性眶缘面积整体上随衰老而增大,增大的主要为眶下半部,即S3和S4区域。在中年期男性的骨性眶缘面积大于女性(P<0.05)。 结论 浙江籍成年人的骨性眶缘面积随衰老而发生变化,男性与女性的变化模式具有不同特征。女性的骨性眶缘面积增大更明显,主要表现为眶下半部扩大。男性眶缘总面积虽然随老龄化无明显改变,但其区域面积和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抽样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测定患者疾病不确定及相关疾病信息,数据结果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为97.16±13.58,各维度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不明确维度42.77±8.70,信息缺乏维度21.33±4.37,复杂性维度18.60±5.73,不可预测维度14.46±3.32;40-55年龄段的患者复杂性维度得分较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9.343,p=0.025);病程≤1年的患者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最高,与其他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8.269,p=0.041);服药种类≤1种及≥4种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复杂性维度得分高于其他患者(X2=7.955,p=0.019;X2=7.422,p=0.024)。结论: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病程延长而得分降低;人口学因素中,年龄是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因素;用药情况影响狼疮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的感知;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多渠道的信息支持,并以病程短(初发病例)、年龄40-45岁、服药数量较多的患者为重点,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2μg·kg-1·min-1,1 h后增加到4μg·kg-1·min-1并持续23 h;试验组予以静脉泵入西孟旦注射液,负荷量为12μg·kg-1,注射时间10 min,随后予以静脉泵入0.1μg·kg-1·min-1,1 h后增加到0.1~0.2μg·kg-1·min-1持续23 h。2组均给药1次。比较2组患者临床获益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1.82%(18例/22例)和55.00%(11例/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54.38±6.47),(64.79±5.80)h;机械通气时间指标分别为(63.17±5.84),(74.57±6.96)h;ICU住院时间指标分别为(7.32±2.84),(9.41±1.92)d,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9.19±3.04)%和(36.23±3.57)%,每搏输出量分别为(90.82±12.19),(61.33±9.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压及低血钾,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律失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4例/22例)和20.00%(4例/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剥脱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上海居民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719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月4日至2013年5月24日期间20-69岁体检上海居民的血压、心率、身高、体重数据。通过R软件使用线性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血压与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心率的相互关系。结果:年龄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存在正相关(P<0.001),且女性相关系数高于男性。随年龄段增高,女性年龄与收缩压的相关系数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年龄与脉压的相关系数随年龄段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年龄与心率负相关、与身体质量指数正相关(P<0.001)。结论: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随年龄变化呈现不同的改变规律,且同时受到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心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