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通过检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病例,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DRA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关键词,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4-2011年发表的治疗PDRAB感染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5篇论文,共196例。目前临床治疗PDRAB常用的抗菌药物为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单用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选择的药物剂量大多为中等剂量,疗程为2周左右。多粘菌素的临床有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尤其是联用米诺环素时临床有效率达50%以上;美罗培南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的临床有效率达50%左右。结论:对于PDRAB引起的院内感染,首选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美罗培南联用米诺环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2.
李雪芹 《医学信息》2009,22(4):544-545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有明显的异物呛入史,可出现剧烈咳嗽、憋气、呼吸困难,严重危胁患儿生命[1],本科近2年共收治儿童气管异物150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我院三年来结核患者的用药状况及趋势,保证结核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肺科门诊药房销售的四大类(抗感染类,抗结核类,护肝类,免疫调节类)药物的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三年的销售金额排位来看,抗感染类左氧氟沙星胶囊销售金额排位最前,其次是免疫调节剂和护肝类,抗结核病药利福平胶囊(RFP)、异胺丁醇片(EMB)和异烟肼(INH)排位比较靠后。由用药频度的排位来看抗结核病药(除利福噴丁外)排位较前,护肝类的护肝片和抗感染类左氧氟沙星胶囊次之,免疫调节类排最后。07年除抗结核药以外辅助用药销售金额大幅下降。结论从三年的数据来看,结核患者主要的经济负担不是抗结核病药物而是抗感染类、护肝类、免疫调节类。抗结核病药物和抗感染类的左氧氟沙星胶囊的联合应用仍是结核患者治疗方案的主流。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成药金水宝及中药灌汤配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或/和倍他乐克及维生素C、维生素B6、叶酸、硝酸亚铁、皮下注射生血素治疗,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及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生化的变化各自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5.
患者,24岁,于2006年8月顺产一女婴,2月后(哺乳期)在当地卫生院放置了Tcu(IUD),术中、术后无不适而回家.放环1月后于2006年11月18日晚11点因房事突感小腹剧痛,继之出现阴道出血而急诊入站.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肠舒组方灌肠结合护理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疗效。方法 30例患者给予自拟肠舒组方保留灌肠且施以合理的情志、饮食、起居护理,20d为1疗程,休息2d进入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有效率80.00%。结论肠舒组方灌肠配合护理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育龄妇女中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DVT的发生率约高5倍,已成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期妇女并发症之一,并越来越受广泛关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并发DVT2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李秀兰  盛莉  薛芸香  李雪芹 《人民军医》2003,46(10):577-57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和阴道产禁忌证的产妇,在其官颈口开大2~3cm时由麻醉师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药为0.15%罗哌卡因 芬太尼混合液。结果:分娩镇痛有效率达89.1%,新生儿及产妇分娩并发症未增加。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方便、安全及有效,但对产程的影响有待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9.
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对163例患者施行断指再植术,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腹部增强CT扫描动脉期出现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返流显影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间的18例腹部增强CT扫描动脉期出现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显影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选取20例无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返流显影的受检者为对照,并将2组CT影像资料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结果 18例腹部增强CT扫描动脉期下腔静脉出现返流患者中14例合并肝静脉的返流,强化的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与右心房和上腔静脉密度近似,高于胸主动脉密度,近端比远端密度高。18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返流17例,其中15例合并其他瓣膜异常,包括二尖瓣返流8例,主动脉瓣返流5例,肺动脉瓣返流4例。其他CT表现包括增强后斑片状强化的肝脏充血4例,心包积液3例。对照组20例受检者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少量返流3例,二尖瓣少量返流2例。两组肝上段下腔静脉前后径测量平均值分别为25.4 mm和19.2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扫描动脉期出现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返流显影可提示心脏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