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6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378篇
医药卫生   921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不同CT检查技术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CT检查技术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CT直接增强扫描、CT窗技术和应用CT扫描参数对95例癌症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CT定位并进行观察和照相.再由CT诊断医师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靶区轮廓、身体轮廓、敏感器官体积.结果:①5例患者未行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欠佳,其余90例行直接增强扫描病灶显示率达100%.②窄窗仅清楚显示病灶,对体表轮廓及定位标记物显示欠佳,而宽窗则相反,只有中间窗可同时显示两者且显示率达100%.结论:①增强CT定位更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密度、轮廓和边缘,尤以增强2~4 min内显影最佳,更利于勾画病灶的体积;②适当调节窗宽和窗位能同时显示病灶、体表轮廓及定位标记点.  相似文献   
32.
李强  郑小莉 《循证医学》2002,2(3):184-188
随着高新技术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层出不穷,如各种血清免疫学方法、新的影像方法以及基因诊断等,与此同时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对新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然而人们逐渐发现,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和肌注咪唑安定对麻醉诱导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行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et组)、咪唑安定组(Mid组)和苯巴比妥钠组(Phe组)各20例,三组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肌注咪唑安定0.04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30mg·kg^-1·h^-1恒速推注丙泊酚直至病人入睡,随后静注芬太尼3μg/k,维库溴铵0.1mg/kg,辅助通气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用量、入室、诱导前后、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Met组、Mid组、Phe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6mg/kg±0.22mg/kg、1.40mg/kg±0.08mg/kg、1.61mg/kg±0.23mg/kg,与Phe组相比,Met组和Mi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MAP较Phe组低(P〈0.01);插管后Mid组和Phe组HR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et组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HR均比Phe组慢(P〈0.01)。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或肌注咪唑安定与肌注苯巴比妥钠相比,均能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但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34.
鼾症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人通常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以改善睡眠状态下气道梗阻,但此类病人多为体型肥胖、颈短等解剖异常和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全身麻醉时插管困难,甚至诱导辅助呼吸时气道通气困难,故常需清醒插管,对病人身心影响极大。我们采用气管插管型喉罩(ILMA)用于诱导时的辅助通气和困难气管插管,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经腹胃切开途径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下置放内支架治疗食管梗阻及食管气管瘘,已是常规治疗,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少数患者因梗阻严重或瘘口巨大,不能经口途径成功置放导丝到达食管下段,导致扩张及内支架失败。我们2004年2月对1例食管气管瘘(瘘口内径约3cm)患者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置入食管内支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收治因患不同慢性疾病长期行中医灸疗导致烧伤的病人26例,根据病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该组病例共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平均62岁;共49个烧伤部位,17例烧伤部位不止1处,创面多位于四肢部位;伤后到就诊时间5~25d,平均11d;在门诊接受手术治疗11人,入院治疗15人。2治疗方法在治疗和控制所患慢性疾病的同时,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此类烧伤创面多较小,直径在1~2·5cm之间,位于局部组织松弛、非功能部位的创面可将创面切除直接拉拢缝合;切除后局部张力较大…  相似文献   
37.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手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7块皮瓣中,除4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弹性、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6~12mm。结论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创伤小。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介绍一种较新的矫治鹰钩鼻鼻尖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年2月至2005年5月,采用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对18例鹰钩鼻鼻尖畸形患者进行手术矫治,术后结合鼻管支撑的鼻孔悬吊法外固定7~10d。结果术后经14个月至3年的随访,18例患者的鼻尖外形良好,形态满意。其中1例患者因鼻腔内悬吊线穿透引起轻度炎症,术后3周剪除缝线,5d自愈。结论采用埋没导引缝合的手术方法对鹰钩鼻鼻尖畸形患者进行矫治,并结合缝合、悬吊和固定,获得了良好的术后效果。此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我们于 1981~ 2 0 0 0年共收治多种外伤所致的消化道破裂12 7例 ,就诊断和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7例 ,男 92例 ,女 3 5例 ;年龄 13~ 72岁 ,平均 3 4岁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79例 ,高处坠落伤 12例 ,刀刺伤 3例 ,塌方 19例 ,硬物撞击伤 14例。伤后入院时间 ,<4h91例 ,5~ 12h 3 1例 ,12~ 2 4h 14例 ,>2 4h 6例。 2 9例伴有创伤性休克及失血性休克。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95例伴有较明显的腹胀及呕吐 ,2 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全部病例均存在腹膜刺激征。1 3 诊断方法 本组病…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为GIST病人的CT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1)18例GIST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13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强化明显,5例瘤灶内有坏死液化区;肿瘤周围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或粘连。(2)15例源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间质瘤均行内镜检查,4例瘤侧胃壁镜下所见黏膜呈外压性改变者未行咬检;11例伴有溃疡形成,溃疡处咬检获取病理组织。(3)18例均行手术后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18例CD-117均为阳性,13例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结论:CT与内镜相结合检查,能提高胃、十二指肠及结肠GIS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