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为细菌培养阳性,然而通常阳性率十分低,因此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判断腹水是否为细菌感染十分重要。我科对(?)例脾水患者除观察其临床表现外,进行了一系列实  相似文献   
32.
胰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高、据上海市的统计,胰腺癌的发病率1963年为1.16/10万人口,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20位;1977年为3.80/10万,居第12位;1982年为6.92/10万,居第8位(男)。在20年中发病率升高了6倍。胰腺癌是腹腔深部肿瘤,诊断困难,早期根治切除率低,死亡率高。当患者有腹痛、体重减轻、进行性黄疸等典型症状时,虽可作  相似文献   
33.
目的纤维母细胞是重要的胶原合成细胞,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纤维母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TGF-β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对含有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cDNA片段的质粒进行扩增、提纯及酶切,然后用自由引物延伸法进行地戈辛标记,并对探针进行检测;其次对纤维母细胞进行培养,加用TGF-β1孵育后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最后将RNA点样于尼龙膜上,并与上述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杂交结果显示TGF-β能明显促进纤维母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P<0.05),也能促进其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P=0.09);而对其胶原酶mRNA的表达则起抑制作用(P<0.05)。结论TGF-β可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甲型肝炎患者内毒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5.
改良一种分离肝贮脂细胞(Ito)的方法。结扎犬胆总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用 60 g/ L聚蔗糖校正比重为1.0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使其比重为1.053,采用单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犬纤维化肝贮脂细胞。结果:所获得的该种细胞在328 nm紫外光激发下出现自发荧光,呈desm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电镜观察显示其胞质中有较多脂滴,细胞核形状极不规则。结论:分离所得的细胞为贮脂细胞;本工作简化了贮脂细胞的分离方法,使其既方便又经济实用,分离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36.
应用H_2受体拮抗剂,多数十二指肠溃疡(DU)经4周正规服药可愈合,但均有25~35%的DU 滞留不愈。本文对这部分DU 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做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7.
化学和生物因子持续或反复损伤肝组织时,肝脏发生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机体的抗损伤反应除有肝细胞再生外,尚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每 g 新鲜的正常肝组织约含5.5mg 胶原,肝纤维化时其含量增加2~6倍。过度的纤维化和纤维结节形成是肝硬化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减少肝内胶原的合成和增加它的降解理论上可使慢性肝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8.
本文用鸡红细胞为靶细胞,兔抗鸡红细胞血清为抗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的~(52)Cr 释放试验检测各类乙肝患者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活力,发现:(1)ADCC 活力在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降低,急肝恢复期、慢肝稳定期恢复正常;(2)ADCC 活力的降低与患者血清中存在抑制因子有关。本文认为对乙肝患者 ADCC 的检测可作为估价疾病活动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9.
作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例急性肝炎患者的20种血浆氨基酸值。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患者17种氨基酸、重症肝炎患者13种氨基酸有显著增多;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克分子比值显著降低。血浆氨基酸增多以蛋氨酸最为显著,在3例胆酶分离的重症肝炎患者蛋氨酸也明显升高,这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的较好指标。讨论了肝炎患者血浆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机理和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选择天然杀伤(NK)细胞、β_2-微球蛋白(β_2-M)及纤维蛋白结合素(FN)等新一代免疫指标,对112例胶原病血瘀证进行检测,并按血瘀病情程度分成轻重二型,每型为56例(占50%)。测定结果表明:(1)NK 细胞活性,52例胶原病血瘀证患者与64例正常人对比有明显下降;(2)血清及尿β_2-M,64例胶原病血瘀证患者与40例正常人对比均有明显升高;(3)血浆 FN,51例胶原病血瘀证患者与60例正常人对比有明显升高。上述三项指标的异常情况与病情轻重程度成平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组胶原病血瘀证与免疫代谢及免疫调节紊乱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