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医药卫生   329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的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介入术程顺利,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76次(平均每例2.4次)介入治疗.随访3~36个月,术后3、6、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8.1%、38.7%、29%,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8.7%、29%;6个月、1年及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8.1%、19.3%;6个月、1年及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7%、25.8%、12.9%.全组患者均未见急性肝衰竭、肝脓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7.1%患者出现发热.结论 采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E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基于HIS护理工时动态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以HIS医嘱平台为基础,建立以工时为单位的护理工作量数据库,分析工时与人力配置关系;护理部据此进行病区月基础人力配置和日工时人员临时调配;病区护士长按工时预测实施前瞻性排班。比较基于HIS工时进行人力调配前(2013年)、后(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护士对人力调配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 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对人力调配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2013年(均P0.01)。结论基于HIS工时的护理人力配置及动态调配平衡了病区间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内二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以尿激酶作为再灌注手段。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和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NSE分别为(21.7±6.8) U/mL、(24.6±11.5) U/mL、(12.3±7.6) U/mL,对照组分别为(22.0±6.7) U/mL、(27.9±12.1) U/mL、(16.2±8.8) U/mL,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S-100β分别为(1.2±0.5)μg/L、(1.3±0.4)μg/L、(0.6±0.3)μg/L,对照组分别为(1.1±0.5)μg/L、(1.4±0.6)μg/L、(0.9±0.3)μg/L,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灌注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49) vs 17.6%(9/51)],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0/49) vs 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超早期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经TAPP治疗的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腹股沟疝均无中转开放。单侧12例(斜疝10例,直疝2例),双侧1例(斜疝)。手术时间(85.6±12.8)min,术中出血量(25.0±2.5)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0.5±2.3) h,术后VAS疼痛评分(3.0±0.95)分,术后阴囊气肿6例,血清肿1例,术后无肠梗阻、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0±3.5) d、术后住院时间(4.5±1.0)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10例,次全切除者2例,7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治疗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1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结论 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效果良好,对面神经、听神经、血管和脑干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大鼠血浆中沙奎那韦的定量测定方法,并用于氧化白藜芦醇对沙奎那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液相色谱分离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2.1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2mmol·L-1甲酸铵),流速为300μL·min-1;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多反应监测。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方式提取,检测反应为m/z671.4→570.4(沙奎那韦),m/z721.4→296.2(利托那韦,内标)。将10只SD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沙奎那韦(30mg·kg-1)、沙奎那韦(30mg·kg-1)+氧化白藜芦醇(40mg·kg-1),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沙奎那韦在1.0~100.0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16%,偏差为0.89%~6.24%,回收率为67.85%~82.38%,血浆样品稳定性好。同时服用氧化白藜芦醇时,大鼠体内沙奎那韦达峰浓度Cmax、Cmax1显著降低,而Cmax、Tmax、t1/2、CL/F均无显著差异。结论:HPLC-MS/MS测定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高效。沙奎那韦的药时曲线存在双峰现象;氧化白藜芦醇可以显著降低沙奎那韦的达峰浓度,但对口服生物利用度等其他药动学参数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对M序列编码激励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解决目前磁声成像单脉冲激励方法信噪比低、磁声成像质量受到限制以及叠加平均改善磁声信号信噪比方法限制成像速率的问题。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和磁声信号的实验测量,对不同码长下M序列编码的磁声信号的信噪比、峰值旁瓣水平、采集处理时间进行研究,并采用单层石墨纸模型进行信号检测实验。结果:对于单层石墨纸实验模型,在未进行波形叠加平均条件下,相比于单脉冲激励方式,7、31和127 bit M序列编码处理方法可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19.4、29.6和40.4 d B;3种码长的M序列编码激励磁声信号平均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14.1、10.0和7.6 d B,峰值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26.3、24.3和21.3 d B;将信噪比提升40 d B,采用127 bit M序列编码激励,相比于单脉冲激励结合波形平均处理方法,其采集处理时间由53.1 s缩短为0.520 s。结论:M序列编码激励的磁声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对于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提高整体成像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探索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的影响。方法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27日期间小学生因病缺课数据,并收集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资料,调用R软件mgcv软件包,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大气PM_(2.5)暴露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的影响。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疾病缺课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符合PM_(2.5)污染特征;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因病缺课总人数增加1.61%(95%CI:1.60%~1.63%);滞后一天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因病缺课总人数显著增加1.61%(95%CI:1.60%~1.63%),因病缺课男生数增加1.90%(95%CI:1.88%~1.91%)。结论大气PM_(2.5)暴露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疾病缺课人数的增加有明显影响,并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20.
摘 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方法: 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 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数量变化情况。对Hey、MDA、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变化幅度与年龄、入院N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及丁苯酞联合降脂、联合一般降脂、联合强化降脂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预后随访。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CRP、MDA、TC、TG、LDL、oxLDL、MMP 9、c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数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Hcy、MDA、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变化值与丁苯酞联合降脂呈正相关,而与强化降脂的相关性更高(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抑制动脉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