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广西莪术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探讨其主要成分莪术醇的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广西7个产地和灵山10月份至次年2月份采收的广西莪术进行了挥发油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对莪术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灵山产地广西莪术挥发油及莪术醇的含量最高,质量较好.1月份和2月份采收的广西莪术中挥发油和莪术醇的含量最高,广西莪术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月份和2月份.结论:应将挥发油含量高,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含量高作为评价莪术药材质量和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气相-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广西莪术挥发油质量控制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建立广西莪术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方法对广西道地产区的10批次广西莪术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结果:广西莪术挥发油指纹图谱检测出20个共有特征峰,特征峰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3%以上,10批次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90%);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有关规定。结论:10批次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分离,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本方法可作为广西莪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PD模型组和Y-27632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烟熏及气管滴入脂多糖(LPS)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三组大鼠饲养至第91天;用小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的肺功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小支气管和肺小动脉管径及平滑肌厚度.结果 ①肺功能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吸气阻力(Ri)和呼气阻力(Re)升高,0.3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3/FVC)降低(P<0.01);干预组Ri、Re及FEV0.3/FVC均有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模型组的BALF细胞总数和肺泡巨噬细胞(AM)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细胞总数、AM比例较模型组下降(P<0.05).③病理形态学观察: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上皮结构和肺泡结构完整;模型组肺组织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下层及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过度扩大融合.干预组肺组织气道壁虽有炎症细胞浸润,但总体情况较模型组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支气管明显增厚,细支气管伴行肺小动脉平滑肌亦增厚(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小动脉平滑肌厚度有所增加(P<0.05),小支气管平滑肌增厚情况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 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引起AM在肺组织聚集增加的原因之一.Rho激酶抑制剂Y-27632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减少COPD大鼠的AM在气道的聚集,减轻肺组织的慢性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同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制备罗汉果甜苷V(MogV)特异性抗血清,建立MogV含量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检测法。方法用罗汉果甜苷V-丁二酸酯-牛血清蛋白(MogV-HS-BSA)结合比约为44∶1为免疫抗原制备抗血清,用罗汉果甜苷V-丁二酸酯-人血清蛋白(MogV-HS-HSA)结合比约为64∶1为包被抗原,建立MogV含量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检测法。结果包被抗原工作浓度为1μg.mL 1,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8 000,在此工作浓度下,MogV浓度在1×10-4~1μg.mL 1内回归方程Y=0.158X+0.298,r=0.991 0。结论成功制备了MogV抗血清,MogV浓度在1×10-4~1μg.mL 1内对抗血清的OD(405 nm)值抑制作用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各居群间不同基因型化学成分的变异,有助于判定半夏的质量和未来提高成分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 nm波长下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9)和回收率(100.1 %),RSD为2.3%.32个居群的生物碱含量的差异较大,达到极显著水平(F=179.504> F0.01,其显著性概率Sig.=0.000 <0.01),19号居群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4365%,6号居群生物碱含量最低为0.4365%.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半夏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是遗传水平的变异,因此为了保证中药半夏的质量,有必要固定药材的产地.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测定莪术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ZTO-PBCA-NP)中莪术油的主要成分β-榄香烯、莪术酮、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0 m×250μm×0.25μm),进样温度250℃,不分流;程序升温:初始65℃恒温2 min,以5℃.min-1升至90℃恒温3 min,以20℃.min-1升至103℃恒温3 min,以8℃.min-1升至150℃恒温15 min,以20℃.min-1升至280℃。结果:β-榄香烯、莪术酮、莪术醇和莪术二酮进样浓度在4.00~4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9~0.9997);平均回收率(n=4)分别为98.3%(RSD=2.8%),99.4%(RSD=2.1%),95.5%(RSD=1.6%),101.2%(RSD=2.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ZTO-PBCA-NP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