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5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乳腺癌中脂肪酸代谢的异常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中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及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RT PCR方法对乳腺癌等四种肿瘤细胞株中FASmRNA的表达进行观察比较 ;应用MTT法观察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浅蓝霉素 (Cerulenin)对乳腺癌细胞MCF 7生长的影响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FASmRNA在乳腺癌细胞MCF 7中呈高表达。浅蓝霉素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 7生长 ,2 .5、5、10和 2 0mg/L的浅蓝霉素作用 4 8h的抑制率分别为 (4 3.4 7± 4 .5 8) %、(6 2 .92± 2 .6 8) %、(81.93± 0 .91) %和 (6 7.7± 12 .2 7) % (与对照组比P <0 .0 5 )。软脂酸可以部分逆转浅蓝霉素对MCF 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 ,浅蓝霉素引起MCF 7细胞发生G2 /M期阻滞。 4 8h组 ,浅蓝霉素 10mg/L使 (6 3.33± 18.31) %的MCF 7细胞阻滞于G2 /M期 (与对照组比P <0 .0 1)。 结论 :乳腺癌细胞中脂肪酸合成代谢增强 ,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G2 /M期阻滞 ,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3.
江苏省泗洪县疟疾流行状况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和掌握泗洪县于项目实施前有关的疟疾实际疫情、防治能力、疟防知识等现状,并为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调查时段为2002年1~12月。结果疫情漏报率为19.1%.现症病人正规治疗率20.0%,疟史休根率65.5%,居民及中、小学生疟防知识合格率分别为30.0%、76.8%、21.4%,估计疫情报告符合率76.8%。结论:泗洪县疟防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64.
CT扫描在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观察椎体和椎间盘的异常,还可清楚显示椎,]、关节的结构。本文对2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n仰R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36~u岁,平均5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22例,合并腿痛17例,单纯腿痛6例.间隙性破行3例。28例均为前滑脱,且均发生于一个椎间隙其中发生于L一。者19例,发生于L。~S。者9例。12CT扫描技术全部病例均采用PICKERIQT/CC机_个患者仰卧,w下肢屈曲。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报线的位置。由椎弓根上缘向下连续扫描至下…  相似文献   
65.
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复发性胆道恶性梗阻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间,我科对15例胆道恶性梗阻手术后复发再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PTCD术,对其中12例病人成功地放置了金属胆道内支架。为病人解除了胆道梗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黄厚章  曹俊 《安徽医学》1995,16(6):74-75
<正> 多原发癌(MPMN)首先由Bilreth在1889年描述,当时被视为罕见,近年随内镜检查普及提高,消化道多原癌的发现日趋增加。笔者收集近10年所遇4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例1:陈某,男,61岁,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两月。查体消瘦,心肺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内镜检查:胃小弯2cm×2cm大的溃汤,周围皱壁隆起,内镜退至食道中段时又见一3cm×2cm大的桑椹样肿块,经病检证实为  相似文献   
67.
回顾性分析5例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CPMD)病例,以 CT 扫描作为诊断支持,患者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剂作用下接受了手法复位术,颌间结扎固定和颅颌绷带弹性牵引3周,术后患者最大张口度超过30 mm,随访3~34月没有再次发生脱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氟尿嘧啶(5-FU)炭纳米粒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的淋巴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经腹腔注射5-FU炭纳米粒新剂型与5-FU普通剂型(20mg/kg体重)后大鼠体内淋巴组织的药物浓度。结果腹腔注射5-FU炭纳米粒新剂型组中淋巴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于5-FU普通剂型组,炭纳米粒可以吸附5-FU并被淋巴组织吞噬,体现出一定的淋巴靶向性,5-FU炭纳米粒新剂型组中的5-FU在淋巴组织中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5-FU炭纳米粒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淋巴靶器官局部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淋巴靶向性。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29岁,因中上腹胀痛1个月余,孕21^+周入院,患者1个月来反复出现中上腹胀痛,呈阵发性绞痛,且偶感上腹部出现肠型蠕动波,伴有肛门排便排气逐渐减少,因连续3~4d未解大便予以开塞露肛塞,排出较多量稀便后腹账稍缓解,此后每天解2—3次稀便,无恶心、呕吐,消瘦明显.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  相似文献   
70.
hMLHl是DNA错配修复(MMR)系统的重要成员,在DNA复制过程中识别和修复错配碱基,其基因多态性对散发性结直肠癌(C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目的:探讨hMLHl启动子区-93G/A基因多态性与CRC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的CRC患者312例,纳入同期正常对照300例。抽提所有人选者外周血白细胞DNA.以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hMLHl启动子区-93吲A基因多态性。结果:CRC组患者hMLHl-93G/A各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对CRC组行分层分析示DukesCA期患者的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MB期患者(60.5%对48.1%,P=0.004;39.8%对23-3%,P=0.015),淋巴结转移者的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0.5%对49.1%,P=0.010;39.5%对25.O%,P=0.031)。结论:hMLHl启动子区-93G/A基因多态性与CRC的发生无关,但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可能与CRC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