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右胸、腹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式的应用.方法 经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胸顶食管胃底端侧吻合手术34例,其中胸上段8例,胸中段癌22例,胸下段癌4例;均用吻合器在胸腔内吻合,其中8例在超胸顶吻合.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100%,其中根治性切除30例,姑息性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及其他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胸部疾病进行胸腔镜诊治,肺病灶活检4例,胸膜活检2例,气胸修补或(及)肺大疱切除9例,肺病灶契形切除3例,肺叶切除2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清除2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胸1例,术后血胸再进胸止血1例。术中失血量,平均306 ml。拔除胸引管时间,平均5.9 d。手术至出院时间,平均13.5d。术后肺泡炎2例,经抗感染、对症及保持胸引管通畅等治愈。随访2个月~1年,无术后近远期支气管胸膜瘘、气胸肺大疱复发及肺癌转移等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范围广、疗效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1 2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支气管内膜结核、主气管肿瘤、术中污染及术后胸腔积液是高危因素。结论 肺结核术前正规有效抗结核≥ 3个月 ,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应超声雾化吸入 ,术中尽量减少胸腔污染 ,避免支气管残端肿瘤或结核的残留 ,术后彻底引流胸腔积液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切除标本的XO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未表达XOR,肺癌组织XOR阳性表达率为44.2%,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间存在密切关系。XOR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11.3%,阴性表达者为38.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OR可以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根据体重指数的不同,分为消瘦、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四组,比较各组患者短期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和住院死亡率)和远期预后(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再手术率为12.1%,住院死亡率为3.4%,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吻合漏的发生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增加。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为28.8%,采用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各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对食管癌术后预后影响小,不能作为病人是否选择手术切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oralNutrition,EN)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两组,每组51例。治疗组术中预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2日行EN;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arenteralNurtrition,P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术后并发症治疗组2例(3.95%),对照组5例(9.80%)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12.7±5.9)日,对照组(15.9±6.3)日,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住院费用治疗组(13019.1±3127.5)元,对照组(15214.7±4128.1)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是对传统的静脉营养补充和发展,该方法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切除标本的XO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未表达XOR,肺癌组织XOR阳性表达率为44.2%,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间存在密切关系。XOR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11.3%,阴性表达者为38.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OR可以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无法采用常规肺切除而准备放弃手术的6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切除术。结果全部成功手术切除肺癌。无围手术期死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5例(24.1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例(70.97%)、21例(33.87%)和10例(16.13%)。结论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扩大了肺癌的切除指征,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简俊岭  徐先全  王起奎  章恒  朱小东  陈海 《安徽医药》2015,36(12):1501-150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肿物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因纵隔占位或肺部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诊断纵隔疾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 115例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行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在术中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122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6.83%;恶性病变54例(42.86%),良性病变68例(53.97%);2例术前胸部CT考虑纵隔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不明,行食管镜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术前胸部CT考虑淋巴结肿大,术中病理未获明确诊断.良、恶性病例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疑难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传统开放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 月至2017 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3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的手术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0.72±32.25)mL、术后3 d引流量为(693.43±52.64) mL、引流管放置时间为(5.12±1.43)d、住院时间为(12.41±2.32)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肺总量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肺功能恢复指标及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结核性脓胸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