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8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医药卫生   417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OE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对38例OEH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OEH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CD4+/DS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CD8+细胞数量变化尤为明显,OEH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明显降低,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升高(P<0.01);CD8+细胞数量与RBC-C3b呈正相关(T=0.667P<0.05),而与RBC-ICR呈负相关(r=0.721P<0.05);RBC-C3b与RBC-ICR呈负相关(r=-0.581P<0.05)提示:OEH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运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探究非优势大脑半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的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以1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15例非优势大脑半球(右半球)中动脉急性梗塞(发病 < 72 h)的患者作为卒中组,采用西门子3.0 T超导MRI采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以功能连接为结局指标,并基于Matlab 2012a平台使用DPABI工具包对两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10例患者纳入试验,与健康受试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的感兴趣区(ROI)有11个。以右背外侧额上回为ROI,与左后扣带回(T=6.5173)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右眶部额上回为ROI,与左BA18(T=6.0674)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中央沟盖为ROI,与左距状裂周围皮层(T=5.7831)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右眶内额上回为ROI,与左梭状回(T=5.7361)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岛叶为ROI,与左梭状回(T=4.5436)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右岛叶为ROI,与右小脑后叶(T=4.9352)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楔叶为ROI,与左岛叶(T=5.6924)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与右梭状回为ROI,与左眶回(T=8.4505)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楔前叶为ROI,与左豆状壳核(T=5.1894)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中央旁小叶为ROI,与左豆状壳核(T=7.9109)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以左颞横回为ROI,与左舌回(T=5.9146)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非优势大脑半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存在与视觉、听觉、高级认知及运动相关的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综述国外家庭医疗废物的管理经验和研究进展,对我国家庭医疗废物的产生种类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家庭医疗废物管理法规,明确政府及管理机构职责,建立回收渠道,尽快发布家庭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置指南等建议,为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疗废物管理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确诊原始毒株COVID-19患者进行比较,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7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49例,中位年龄50.7(35.0,67.0)岁,其中41 ~64岁者24例(32.0%),≥65岁者28例(37.3%);原始毒株感染患者中位年龄46.2(36.5,55.5)岁,其中41 ~64岁者20例(54.1%).47例(62.7%)确诊Delta毒株COVID-19患者曾接种过1~3针疫苗,66例(88.0%)患者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34例(91.9%)原始毒株感染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54例(72.0%)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例(52.0%)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21例(28.0%)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时病程>48 h患者年龄大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8 h患者单核细胞计数低于病程<24 h患者,病程>48 h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病程<24h及24~ 48 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病程24~48 h以及>48 h患者胸部CT特征性炎症检出率高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咽拭子核酸开放阅读框基因、核壳蛋白基因Ct值无差异.结论 扬州市Delta毒株COVID-19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与COVID-19原始毒株相比,Delta毒株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高发,肺部病灶进展迅速,建议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96.
李涛  张兴华  李欣  罗春材  张晶  杨立 《安徽医药》2020,24(5):1050-1053
目的评价混合现实全息影像在心血管影像诊断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新入科进修的未接触过心血管影像工作的进修医生 3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 A组( n=15名),B组( n=15名),分别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心血管影像培训。通过考试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别。结果传统教学组和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组的考试成绩分别是( 67.7±3.0)分和( 74.9±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满意度分别为 60.0%和 86.7%(P>0.05)。结论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影像诊断教学中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研究寿光地区环境因素对患者胚胎停育的影响。方法150例胚胎停育患者及102例正常妊娠至晚孕的孕妇为对照组做比较,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胚胎停育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产妇比率高,接触化工、农药、电磁产品等危险因素胚胎停育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主动接受优生知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工、农药、电磁等有害环境接触是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专业人员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疗法(PMAT)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消融效果及MRI呈不同信号特点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经超声检查诊断,且有压迫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46例(49个肌瘤)行PMAT治疗。消融前、后3 d对患者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按照消融前MRI T2WI肌瘤信号强度将肌瘤分为低(A)、等(B)、高(C)信号3组。通过增强MRI图像测量消融前、后子宫体及肌瘤体积、消融率。比较不同组别间肌瘤的消融率。结果 A、B、C组的肌瘤个数分别为28、17、4;各组消融前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融前比较,消融治疗后3 d,A、B组肌瘤及子宫体体积均明显减小(t=5.644、5.998;t=6.725、4.678, P值均<0.001),患者的压迫症状明显改善;C组肌瘤及子宫体体积的体积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治疗后,各组肌瘤消融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F=0.852,P>0.05)。结论 PAMT对MRI T2WI呈不同信号的肌瘤均可达到满意的消融效果,但与T2WI呈低等信号肌瘤相比,PAMT对高信号肌瘤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5例,共57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并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将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SA)与MSCT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的敏感性为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冠状动脉狭窄的阴性预测值为94%左右,诊断的准确率为81%。结论:MSCTA对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阴性预测值较高,对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基本能够满足冠状动脉疾病初步诊断的影像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