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平安  邢秋霞 《医药世界》2009,11(7):362-36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经阴道全切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32例子宫大小介于12~16孕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全切手术,采用经阴道钳夹阻断子宫动脉,用子宫粉碎器切除部分宫体后,再经阴道手术切除子宫。结果:32例患者手术时间100~150min,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经阴道全切手术,简便快捷、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子宫为12~16孕周大小且不需保留宫颈者为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观察118名正常汉族人ER基因型,同时检测血脂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正常汉族人群中ER基因型以xx型、Pp型和Ppxx型出现频率最高,男女间差异不显著,且基因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它种族比较,ER基因型在中国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日本、韩国较为接近,而与瑞典、美国、意大利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结论:ER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无相关性,但在不同种族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冠心病患者有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湖北地区汉族 112例冠心病患者及 183例正常对照组者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位点均以GG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91和 0 989。 1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辩证检测血浆B型钠尿肽(BNP)或NT-proBNP浓度对心源性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患者260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2名心脏科专家在不知其结果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资料独立作出病因诊断,以一致性诊断作为确定诊断。结果:CHF组136例、肺病组65例、CHF+肺病组42例和非CHF+非肺病组17例,BNP血浆浓度鉴别有无心衰的最适诊断分界点为100pg/ml,诊断准确率为89.2%。NT-proBNP理想界值205pg/mL诊断准确率为92.4%。辩证检测界值不变,诊断准确率为97.8%。结论:检测NT-proBNP鉴别呼吸困难优BNP,辩证检测血浆BNP、NT-proBNP是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病因最有效的客观性指标。是基层医院鉴别呼吸困难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35.
1病例资料女,57岁。因绝经8年、下腹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排便困难20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间断性不规则疼痛并阴道少量流血,在某医院予以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近20天下腹部疼痛加重,并逐渐出现排便困难。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49岁绝经。婚育史:24岁结婚,孕5产3,曾因右侧输卵管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并左侧输卵管结扎。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通畅,阴道黏膜充血明显,有中等量淡黄色分泌物,无异味;子宫颈不大,光滑无出血,子宫如孕10周大小,表面不平,边界欠清晰,质硬,活动度差,子宫角右侧向右后突出;左侧附件区未触及…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及酶学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CT)、碱性磷酸酶(ALP)]在鉴别不同病情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6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CVH组)、7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VH组)、60例酒精性肝炎(AH组)、58例肝炎型肝硬化(HLC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HCC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BA、AST、ALT、GCT、AL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BA、AST、ALT、GCT、ALP在鉴别不同类型肝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VH组、AVH组、AH组、HLC组、HCC组血清TBA、AST、ALT、GCT、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TBA在AVH组中升幅最大,AST、ALT、GCT、ALP在HCC组中升幅最大。对血清TBA及各项肝酶学指标绘制不同肝病分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在CVH组、AVH组中血清TBA、AST、ALT、GCT、ALP的AUC均大于0.8,而TBA、AST在HLC组、HCC组中AUC大于0.8,所有指标在AH组中临床意义不大。经Peason相关因素分析显示,TBA与AST呈正相关(P0.05),而与ALT、GCT、ALP无相关性(P0.05)。结论 TBA、AST、ALT、GCT、ALP在CVH组、AVH组中均有较高的诊断意义,而TBA、AST在HCC组、HLC组中具有较高诊断意义,所有指标对AH组诊断意义较低。TBA、AST联合检测或可能更全面准确评价肝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多态性对冠心病(CHD)发病易感性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245例CHD患者(CHD组)和26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6基因-572C/G多态性,探讨其与CHD的相关关系;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研究人群血清IL-6水平,观察基因型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IL-6基因-572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D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对于CC基因型,暴露于CG、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46(95%CI:1.01~2.10,P<0.05)和5.19(95%CI:1.69~15.89,P<0.01);不同基因型患者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CH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但该多态性对血清IL-6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38.
我国HCV感染率约为3.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HCV感染者约7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部分慢性感染者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Toll样受体(TLlt)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一员,能够识别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合成化合物及宿主的自身成分,参与激活白细胞、基质细胞以及活化B细胞、T细胞等过程,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武汉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情况,探讨Hp感染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体检人群进行Hp抗体的血清学筛查,以酶比色法测定体检人群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1,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结果 武汉市Hp的总感染率为19.7%,男性感染率为22.3%,女性感染率为1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5);50~59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26.1%,不同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P<0.05).Hp抗体阳性组血清TG水平较阴性组明显升高(t=-2.686,P<0.05),血清HDL-C水平较阴性组明显降低(t=2.181,P<0.05),TC、LDL-C水平较阴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市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国内平均水平偏低,与性别、年龄有关,并且Hp感染可能影响机体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40.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基因 - 5 97G/A和 - 5 72C/G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进行EH病例 对照研究 ,应用PCR RELP技术对 10 2例EH患者和 112例正常对照者的IL 6基因 - 5 97G/A和 - 5 72C/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 6基因 - 5 97位点仅发现有GG基因型 ,未见GA和AA基因型 ;- 5 72位点以CC和CG基因型占优势。EH组 - 5 72CG +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5 9%和 34%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对于CC基因型 ,暴露于CG基因型、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2 .0 2 (95 %CI:1.15~ 3.5 7,P <0 .0 5 )和 7.12 (95 %CI:2 .18~ 2 3.2 0 ,P<0 .0 1)。EH组不同基因型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体重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可能不存在IL 6基因 - 5 97G/A多态性 ,而 - 5 72位点CG +GG基因型可能是此人群EH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